[发明专利]一种闪速熔炼炉体冷却余热回收的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4821.8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6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周萍;马骥;刘帅帅;李昊岚;陈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D9/00;F22B3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炼炉 冷却 余热 回收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闪速熔炼炉体冷却余热回收的方法,其特征是:对闪速炉进行分区冷却,沉淀池采用强制循环冷却、反应塔采用膜式自然循环水冷汽化,保持反应塔的水冷壁壁温小于280℃,产生压力<1.5Mpa的低压蒸汽,回收闪速熔炼炉体冷却的余热,同时满足反应塔负荷变化对冷却的需求。
2.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速熔炼炉体冷却余热回收的方法的装置,包括反应塔(14)、沉淀池(15)、沉淀池冷却水套(7)和汽包(9),其特征是:所述的反应塔(14)的外壳(4)的内侧壁设有保温材料层(3),所述的保温材料层(3)的内侧设有膜式水冷壁(2),所述的膜式水冷壁(2)的内侧敷设有捣打耐火材料层(1),所述的膜式水冷壁(2)的上端与上集箱(13)相连,所述的膜式水冷壁(2)的下端与下集箱(11)相连,所述的上联箱(13)与所述的汽包(9)相连,所述的汽包(9)通过下降管(10)与所述的下集箱(11)相连,所述的沉淀池冷却水套(7)的进口端与水泵(5)连接,所述的水泵(5)的进口连接有进水口(6),所述的沉淀池冷却水套(7)的一个出水口与所述的汽包(9)连接,所述的沉淀池冷却水套(7)的另一个出水口与冷却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闪速熔炼炉体冷却余热回收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沉淀池冷却水套(7)倾斜布置在所述的沉淀池(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闪速熔炼炉体冷却余热回收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沉淀池冷却水套(7)按照不小于15°、不大于30°的向上倾斜角度倾斜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48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