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的独立充电控制系统和充放电快速检测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4940.3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乐迪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独立 充电 控制系统 放电 快速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的充放电技术,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多节串联电池的独立充电控制系统和多节串联电池的充放电快速检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节电池的充电,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串充,现有电池组充电的方式是电池串联方式充电;由于电池组每节电池的内阻等各参数不可能做到一致,电池串联方式充电不可避免出现单节过充、欠充的现象,对电池伤害很大。
2、采用旁路式平衡方式:即有些增加了平衡功能,即通过电阻和MOS管组成的平衡电路并联在每节电池上实现充电平衡;平衡功能是通过电阻和MOS管进行放电只能是对过充进行补救,不可避免过充和欠充且增加了放电循环次数,所以效率不高,易产生热量,减少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3、并联充电接口:接口为不同电池组配置不同的充电插口,而各插口电池之间电路上是并联的,当使用者同时插上不同节数的电池时会造成电池之间充放电;现有的充电接口为不同节数的电池组配置不同的充电插口,而各插口电池之间电路上是并联的,当使用者同时插上不同节数的电池时会造成电池之间充放电。
并且,目前电池容量检测是采用充满后恒流放电,测截止放电时间,目前的电池容量检测方式时间太长。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独立控制,互不干扰,使各节电池每次充电容量最大,彻底避免过充、欠充现象,整个过程效率高,电池寿命长的多节电池的独立充电控制系统,以及提供一种用于多节电池在充电或放电时,快速检测电容量,具有结构简单,检测速度快的多节串联电池的充放电快速检测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节串联电池的独立充电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电池组,还包括一MCU、以及与所述MCU连接的采样转换开关和电池组转换开关;每一所述电池组设置至少一节电池,并且,每节电池设置对应单独的充电电路;所述电池组转换开关设置至少两组电池转换开关,电池组中各节电池通过各电池转换开关分别与各充电电路连接;并且,所述MCU设置PID调节单元。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节串联电池独立充电控制系统中,设置至少八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转换开关设置至少八电池转换开关组。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节串联电池独立充电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池组设置一电池组连接器插头,并且,对应每一电池组连接器插头,还设置一连接器插座。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节串联电池独立充电控制系统中,所述电池组连接器插头的插接端侧边还设置两凸起的防反插卡条,所述连接器插座设置对应的卡槽。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节串联电池独立充电控制系统中,对应所述电池组的电池节数,所述电池组连接器插头设置预设间距的两所述防反插卡条,所述连接器插座对应不同节数的所述电池组连接器插头设置若干预设间距的卡槽。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节串联电池独立充电控制系统中,还设置与所述MCU连接的LCD显示单元。
一种多节串联电池的充放电快速检测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电池组,还包括一MCU、以及与所述MCU连接的采样转换开关和电池组转换开关;每一所述电池组设置至少两节电池,并且,设置至少两充放电电路,所述电池组转换开关设置至少两电池转换开关,各节电池通过各电池转换开关分别与各充放电电路连接;并且,所述MCU设置PID调节单元和存储单元。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节串联电池充放电快速检测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池组设置一电池组连接器插头,并且,对应每一电池组连接器插头,还设置一连接器插座;所述电池组连接器插头的插接端侧边还设置两凸起的防反插卡条,所述连接器插座设置对应的卡槽。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节串联电池充放电快速检测控制系统中,对应所述电池组的电池节数,所述电池组连接器插头设置预设间距的两所述防反插卡条,所述连接器插座对应设置若干预设间距的卡槽。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节串联电池充放电快速检测控制系统中,还设置与所述MCU连接并一体固定的LCD显示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乐迪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乐迪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49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