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脲酶微生物及其固化地基中重金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5479.3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9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辉;李萌;郭红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C12R1/07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脲酶 微生物 及其 固化 地基 重金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及其固化重金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产脲酶微生物及其固化地基中重金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活动,致使环境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背景值,由于重金属离子具有长期滞留和不可降解的特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随着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建设,许多建筑物建设在废弃的工厂及垃圾场附近,地基中重金属污染严重。重金属元素能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生物体内,破坏生物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传统的重金属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电解法、活性炭和硅胶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去除不彻底、费用昂贵、产生有毒污泥或其他废料等缺点。因此,研究与开发高效环保型的重金属处理技术和工艺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逐渐受到重视。微生物处理法是利用细菌、真菌、藻类等生物材料及其生命代谢活动去除和/或积累重金属,从而降低土壤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同传统处理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如其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生化处理后污染物残留量可达到很低水平,因而该技术成为最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修复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产脲酶微生物及其固化地基中重金属的方法,采用本发明微生物固化地基中重金属,具有固化时间短、效果好、成本低,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产脲酶微生物:圆孢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antarctica UR53、韩国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koreensis UR47、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sp.UR31以及迟缓芽孢杆菌Bacillus lentus UR41已于2012年3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分别为CGMCC No.5916、CGMCC No.5915、CGMCC No.5913、CGMCC No.5914,该保藏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所述的圆孢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antarctica UR53、韩国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koreensis UR47、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sp.UR31以及迟缓芽孢杆菌Bacillus lentus UR41均呈椭圆杆状,有芽孢,无荚膜,革兰氏阳性。在NH4-YE即酵母提取物20g/L,硫酸铵10g/L平板上,菌落呈圆形,表面湿润光滑,边缘整齐,菌落大小为1-2mm,菌落呈淡黄色,该菌在4℃-37℃的培养基温度及pH7-9.5的范围下均能生长。
产脲酶微生物固化地基中重金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微生物Sporosarcina pasteurii、Terrabacter tumescens、圆孢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antarctica UR53、韩国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koreensis UR47、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sp.UR31以及迟缓芽孢杆菌Bacillus lentus UR41单个菌落分别在25℃-37℃条件下在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12-60小时得到六种菌液;
步骤2:向步骤1得到的六种菌液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01-2mol/L的反应液尿素溶液,菌液体积与尿素溶液体积比为1:1-1:20,再将加入反应液尿素溶液的菌液分别加入到含重金属浓度为0.1g/L-5g/L的重金属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重金属溶液与含反应液尿素溶液的菌液体积比为1:1-1:100,使混合溶液中形成微生物-重金属絮凝体,进而生成不溶于水的重金属碳酸盐。
步骤1所述微生物Sporosarcina pasteurii来自于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编号为ATCC11859;所述微生物Terrabacter tumescens来自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编号为AS.1.2690
步骤1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酵母提取物10-20g/L,硫酸铵或氯化铵10g/L,pH为7-9.5。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54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耐高渗出芽短梗霉生产赤藓糖醇的方法
- 下一篇:场效应细胞培养皿系统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