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锌矿CuInS2纳米盘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6197.5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勤妙;周芳芳;窦晓鸣;李振庆;倪一;陈进;王婷婷;庄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19/00 | 分类号: | C01G19/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锌矿 cuins sub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纤维锌矿CuInS2纳米盘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转化效率高、能耗低及稳定性高等特点,符合太阳能电池薄膜化、大面积化、高效化发展趋势,被视为是传统太阳能电池的低成本替代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高低的关键是吸收层的制备技术,当前用于合成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主要技术:真空蒸发、磁控溅射、电沉积、电子束蒸发、电镀、封闭空间的化学气相输运、化学气相沉积、分子束外延、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等都属于真空制备法。真空制备方法虽然可以获得转换效率较高的太阳能电池,然而也存在许多缺陷如:真空设备价格昂贵,材料使用率较低和沉淀速率低等。近几年来,非真空制备工艺因具有低成本、易操作、易实现大面积商业化生产等潜在优势而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和发展。其中,丝网印刷法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效率高而成本低的技术:将CuInS2纳米颗粒制备成印刷浆,然后在玻璃基底上印刷形成吸收层薄膜,最后将其在氮气环境中进行退火以改善吸收层成膜质量。在丝网印刷中,合成高质量的CuInS2纳米颗粒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涌现出来许多合成CuInS2纳米颗粒的技术,如水热法、热分解法和热注入法。热注入法简单而高效,在纳米合成中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CuInS2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CIGS化合物,其主要有三种存在形态:黄铜矿结构、闪锌矿和纤维锌矿。纤维锌矿结构在常温下是亚稳态的,很容易就变为黄铜矿结构;此外,纤维锌矿在化学计量比方面表现出很好的灵活性,这一优异的特性可归结于不同的铜原子和铟原子共享一个晶格格位。纤维锌矿这一特殊的结构特点,使得CuInS2可以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进行费米能级的调节,对高效太阳能电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常温下合成稳定的纤维锌矿结构CuInS2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目前常用合成纤维锌矿结构CuInS2的方法如一锅煮(one-pot)的方法等多采用油胺等物质,而这些方法通常的合成温度都会高于220 oC,同时该物质对皮肤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且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故该废液不可以直接排放,必须经过处理。
综上所述,如何通过一种简单且可低温实现、安全高效的热注入法制备稳定的纤维锌矿结构的CuInS2对光伏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锌矿CuInS2纳米盘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锌矿CuInS2纳米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CuCl2·2H2O和 InCl3·4H2O充分溶解于二甘醇获得溶液一,将SC(NH2)2充分溶解于二甘醇获得溶液二;
步骤B. 将溶液一在无水无氧环境中加热至180℃,先加入(HOCH2CH2)3N液体 ,再与溶液二混合获得溶液三;
步骤C.溶液三在180℃温度和氮气的保护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30~240分钟,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获得混合溶液;
步骤D. 将所得混合溶液进行分离干燥,获得纤维锌矿结构CuInS2纳米盘;
其中,所述CuCl2.2H2O物质的量:InCl3.4H2O物质的量:SC(NH2)2物质的量:(HOCH2CH2)3N体积的比为1mol:1 mol:4 mol:3L。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锌矿CuInS2纳米盘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A中充分溶解的过程中进行磁力搅拌。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锌矿CuInS2纳米盘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B中无水无氧环境是通过交替抽真空和通入氮气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61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水溶性闪锌矿结构的CuInS<sub>2</sub>和CuInS<sub>2</sub>/ZnS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水溶性闪锌矿结构CuInS<sub>2</sub>或/和CuInS<sub>2</sub>/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CuInS<sub>2</sub>纳米晶及CuInS<sub>2</sub>/ZnS核壳结构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TiO<sub>2</sub>-CuInS<sub>2</sub>核壳纳米棒阵列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高效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一维铜铟硫-硫化锌异质结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 一种CuInS<sub>2</sub>/ZnS和CuInS<sub>2</sub>/CdS/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CuInS<sub>2</sub>单晶体的制备方法和CuInS<sub>2</sub>单晶体制备装置
- 一种还原石墨烯-CuInS<sub>2</sub>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一种含纤锌矿孪晶结构的铜铟硫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在CuFeO<sub>2</sub>/CuInS<sub>2</sub>复合半导体薄膜电极上将CO<sub>2</sub>还原为甲醇的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