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通渠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6854.6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兆钧;余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兆钧 |
主分类号: | E03C1/302 | 分类号: | E03C1/3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1028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通渠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下水道的电动通渠机,属于通渠设备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当水下道堵塞时,通常使用两种方法进行疏通,一种是增压法,往堵塞管道注满水,再使用马桶搋子,把下方的橡胶碗状搋子对准管口向下挤压,利用压力来疏通管道;一种是采用弹性材料,如竹条、铁丝等工具进行疏通;还有一种使用软件弹簧,把弹簧头塞进管道,绞动后方的绞柄,使弹簧旋转进入,从而达到疏通的目的。这两种方案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对堵塞不太严重的情况下还是比较有效的,但是,马桶搋子的使用领域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在管口的位置能够蓄足够的水,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所以,使用的领域有限。另外的弹性材料或软性弹簧,由于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刚性,往往到了管道的弯曲处,由于头部比较细小,没有导引能力,往往操作困难,难以有效疏通。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使用范围更广泛,操作更便力,并且具有自动导向功能的管道疏通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范围更广泛,操作更便力,并且具有自动导向功能的管道疏通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电动通渠机,主要由钻头1、传动盘2、电机3、固定座4、电线5、弹簧6、电源7组成;电机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4上,另一端突出的传动轴与传动盘2相连接;传动盘2固定在电机3的传动轴上;钻头1套在传动盘2上,传动盘2在电机3的带动下转动,传动盘2又带动钻头1转动;电线5的一端与电源7相连,另一端穿过弹簧6的内孔,再穿过固定座4后端的接头41的内孔与电机相连;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接头41上,另一端悬空。
所述的传动盘2包括套在电机外壁的中空固定筒21和位于前端并向前突出的轴头22,所述的轴头22的直径小于固定筒21的直径。
钻头1套在传动盘2前端突起的轴头22上。
所述的轴头22中心设有轴孔,电机3的传动轴从固定筒21的内孔进入轴头22的轴孔,与轴头22形成嵌套配合。
所述的钻头1主要包括套头11和两个以上的旋翼12,所述的套头11套在传动盘2向前突出的轴头上;所述的旋翼对称排列在套头11外壁。
所述的套头11前端为锥形体,旋翼的外边缘连接点从套头的锥顶向套头的底部倾斜延伸。
所述的旋翼在套头11外壁呈螺旋排列。
所述的旋翼12外壁设有齿状突起13。
轴头上设有螺栓孔,螺栓从螺栓孔进入,将传动盘固定在电机3的传动轴上。
套头11上设有固定孔,套头螺栓14从固定孔进入套头11,旋拧后螺栓14的尖部进入固定筒21上对应位置的紧固孔内,将套头11固定在传动盘2上的固定筒上。
有益效果:
1、 利用钻头的自动寻迹特性,使得电动通渠机在管道中以管壁为限位,钻头尖部总是位于管道的中心,旋翼起到限位及引导钻头方向的作用,并且,在旋翼上的突起,能够有效的切削打碎管道中的堵塞物,操作简单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钻头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钻头的侧视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传动盘的主视外观示意图;
图5是传动盘的侧视剖示图;
图6是底座的侧视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电动通渠机用于管道堵塞时对管道进行疏通。电动通渠机主要由钻头1、传动盘2、电机3、固定座4、电线5、弹簧6、电源7组成。
电机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4上,另一端突出的传动轴与传动盘2相连接;传动盘2固定在电机3的传动轴上;钻头1套在传动盘2上,传动盘2在电机3的带动下转动,传动盘2又带动钻头1转动;电线5的一端与电源7相连,另一端穿过弹簧6的内孔,再穿过固定座4后端的接头41的内孔与电机相连;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接头41上,另一端悬空。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传动盘2包括套在电机外壁的中空固定筒21和位于前端并向前突出的轴头22,所述的轴头22的直径小于固定筒21的直径。
钻头1套在传动盘2前端突起的轴头22上。
所述的轴头22中心设有轴孔,电机3的传动轴从固定筒21的内孔进入轴头22的轴孔,与轴头22形成嵌套配合。
所述的钻头1主要包括套头11和两个以上的旋翼12,所述的套头11套在传动盘2向前突出的轴头上;所述的旋翼对称排列在套头11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兆钧,未经林兆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6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楼外墙绿化结构
- 下一篇:装载机铲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