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喹羟酮甘氨酸酯盐酸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46889.X 申请日: 2013-04-25
公开(公告)号: CN103288764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1
发明(设计)人: 刘哲林;吕淑荣;姜莹 申请(专利权)人: 烟台绿叶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241/52 分类号: C07D241/52;A61P3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4003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喹羟酮 甘氨酸 盐酸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兽药领域,具体为一种喹噁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背景技术

自1965年第一个喹噁啉类化合物被合成以来,迄今已有喹乙醇、乙酰甲喹、喹烯酮、喹羟酮等多种此类化合物被应用于畜牧养殖业中,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喹噁啉类化合物自身的水溶性很差,一般应用于预混剂剂型,严重影响了其在动物养殖业的应用。为了解决其水溶性的问题,满足临床用药要求,目前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有机溶剂或者添加水杨酸钠等增溶剂,如2%乙酰甲喹注射液中需添加10%的水杨酸钠助溶。然而,不幸的是有机溶剂和增溶剂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会引起毒副作用,降低了药物的安全性,而且造成了严重的残留,影响和限制了喹噁啉化合物的临床应用。因此,将喹噁啉类化合物改造成为水溶性前体化合物,使用会更加安全、方便,更易被临床所接受。 

喹羟酮是新一代喹噁啉类化合物,抑菌活性高于喹烯酮,对肉鸡饲喂增重效果也优于喹烯酮。而且其分子结构内有一个羟基,可以用于引入提高水溶性的活性基团。本发明即选取喹羟酮,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制备其水溶性前体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高水溶性的喹羟酮前药及这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反应式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喹羟酮甘氨酸酯及喹羟酮血药浓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叔丁氧羰基丙氨酸喹羟酮的制备 

500ml圆底烧瓶,加入喹羟酮6.4 g,二甲基甲酰胺12 ml,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5 ml、叔丁氧羰基丙氨酸3.8 g,磁力搅拌室温下反应。反应1小时,减压浓缩,加入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弃去水层,乙酸乙酯层分别用饱和碳酸氢钠、饱和氯化钠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回收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石油醚重结晶,得浅黄色固体8.3 g,收率83.4%,mp:153-154℃。

实施例2 喹羟酮甘氨酸酯的制备 

1000ml圆底烧瓶,加入叔丁氧羰基丙氨酸喹羟酮酯49 g、二氯甲烷350ml、三氟乙酸350ml,冰盐浴磁力搅拌下反应。反应30分钟,减压浓缩,除去溶剂,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弃去水层,分别用饱和碳酸氢钠、饱和氯化钠洗涤,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回收乙酸乙酯,得黄色固体17 g,收率50.1%,mp:137-140℃。

IR(cm-1):1672.9,1701.3,1741.5(C=O); 

1H NMR(400MHz, CDCl3) δ: 8.65 (d, J =7.96Hz, 1H),  8.59 (d, J =9.56Hz, 1H), 7.88 (dt, Ar-H, 2H), 7.73 (dd, Ar-H, 2H), 7.46 (t, 1H), 7.30 (t, 1H), 7.17 (dd, Ar-H, 2H), 5.14 (d, J =6.52, 1H), 4.45 (m, 1H), 2.57 (s, 3H), 1.42 (d, J =7.28Hz, 3H), 1.31 (m, 9H)

实施例3  喹羟酮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制备

1000ml圆底烧瓶,加入丙氨酸喹羟酮酯48 g,甲醇600 ml。搅拌下滴加浓盐酸,调pH至2,开始反应。反应2小时,减压浓缩,蒸除甲醇,得墨绿色固体,产量4.75 g,产率:90.5%,mp:198-201℃。

实施例4 喹羟酮甘氨酸盐酸盐水溶性测定 

搅拌下,持续将喹羟酮甘氨酸盐酸盐加入到100ml水中,直到溶液饱和,再加入少量使得溶液过饱和。离心两次(10000r/min),取0.1ml的上层液用水稀释,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从而确定稀释前溶液的浓度,发现喹羟酮甘氨酸盐酸盐的水溶性大于100mg/ml。

实施例5 前药验证试验 

喹羟酮甘氨酸盐酸盐在鼠血清中转化率很低,72小时内仅有3%左右转化为喹羟酮。但该化合物进入体内后,迅速地转化为喹羟酮。将喹羟酮甘氨酸盐酸盐溶于水后,对大鼠进行肠胃外给药,从而提供大约100mg/kg的剂量。然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0.4ml,10000r/min离心10min后,分离血浆100μL,加入磷酸盐缓冲液50μL涡旋混合,加乙腈150μL涡旋混合2min后,12000r/min离心两次,取上清液20μL,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喹羟酮的浓度。经验证,给药后血浆中喹羟酮浓度迅速增加,约1小时达峰浓度25.1μg/ml,表明前体化合物在短时间内极好地代谢为喹羟酮(详见图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绿叶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绿叶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68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