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轮毂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7730.X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毓歆;赵鹏程;黄倩露;杜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M9/02 | 分类号: | B62M9/02;B62M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省去轮毂,通过齿轮传动来带动车体运动,行驶更为轻便且安全系数增高的无轮毂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上所销售的自行车都是有轮毂的自行车,自行车所用的传动机构是把飞轮安装在后轮的中轴位置,在曲柄上的链轮与中轴位置上的飞轮之间安装链条,该传动机构运用了杠杆原理,曲柄带动链轮通过链条将力传递到飞轮上,带动后轮转动。由于飞轮安装在后轮的中轴位置,这样大大加长了链轮与飞轮的距离,因此链条距离较长,造成链条比较容易脱落的问题;并且链条在链轮与飞轮之间运作会产生一定的噪声,而且轮毂的设置增加了车身的重量,不符合现今人们对自行车轻便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轮毂自行车,实现将传统的轮毂去掉,传动机构通过飞轮直接带动后轮运动,能保证自行车的正常运行,降低噪音并使自行车更加轻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轮毂自行车,包括车轮支架、车轮机构以及传动机构;所述车轮机构包括轮胎以及安装在轮胎内的钢圈,所述钢圈内圈设有与所述传动机构的飞轮上的齿轮相啮合的齿轮;所述车轮机构还包括第一车轮挡板、第二车轮挡板以及多个固定轴承,所述第一车轮挡板与第二车轮挡板均为圆环结构,圆环外侧均延伸有一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将所述车轮机构与所述车轮支架固定连接,所有所述固定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车轮挡板与第二车轮挡板之间,所有所述固定轴承中部均设有允许所述钢圈的齿轮通过的卡槽,所述钢圈安装在所有所述固定轴承上,并能够绕所述固定轴承转动;所述飞轮的传动轴承固定在一与所述车轮支架固定连接的齿轮护板上;所述传动机构的曲柄固定在所述齿轮护板上,所述曲柄的链轮与所述传动轴承之间通过一传动装置传动。
进一步,所述齿轮护板上固定安装有张紧所述传动装置的张紧轮。
可选的,所述传动装置为同步带。
进一步,所述飞轮设置在靠近所述曲柄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车轮挡板与第二车轮挡板的圆环上均设有多个固定孔,所有所述固定轴承沿轴向设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固定孔与安装孔采用螺钉与螺母将所述固定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车轮挡板与第二车轮挡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车轮挡板、第二车轮挡板的圆环内侧均为一部分向所述钢圈的齿轮方向弯折并延伸形成弯折部,所述第一车轮挡板、第二车轮挡板卡接时,两弯折部卡合以包覆所述钢圈,所述第一车轮挡板、第二车轮挡板的圆环内侧未弯折部分形成开口,所述钢圈的齿轮在所述开口处与所述飞轮的齿轮啮合。
本发明无轮毂自行车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在车轮的内轮缘钢圈上设置齿轮,通过飞轮与钢圈上的齿轮的传动保证自行车的正常运行,将传统的轮毂去掉,减轻了自行车的重量,使得自行车更加轻便,且可以使飞轮位置前移,缩短了链条的长度,降低了吊链率,增强了耐磨性,且有效降低了噪音,提高了自行车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轮毂自行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无轮毂自行车的车轮机构与传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无轮毂自行车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0、车轮支架; 20、车轮机构;
21、轮胎; 22、钢圈; 221、齿轮;
23、第一车轮挡板; 231、连接部; 232、连接孔;233、固定孔;
24、第二车轮挡板; 241、连接部; 242、连接孔;243、固定孔;
25、固定轴承; 251、卡槽; 252、安装孔;
28、螺钉; 29、螺母;
30、传动机构; 31、飞轮; 311、传动轴承;
32、曲柄; 321、链轮;
33、踏板; 331、脚踏板; 332、踏板轴;
34、同步带; 35、张紧轮; 40、齿轮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无轮毂自行车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发明无轮毂自行车包括车轮支架10、车轮机构20以及传动机构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77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刮料机构
- 下一篇:电喷摩托车怠速补气阀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