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杆装置及用其进行正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8244.X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6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34 | 分类号: | E04H12/34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进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维修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杆装置及用其进行正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线路杆塔暴露在野外,受到自然条件(大风、覆冰雪、洪水冲刷)和人为(电杆基础取土、浇地)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电杆歪斜,造成线路运行缺陷,随时危及电力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当前进行电杆的正杆工作,至少需要5人或一部吊车(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完成, 1人上杆使用绳索,在距离杆上带电导线安全距离允许的范围内,栓牢绳索,杆下三人拖拽晃动绳索,将电杆复位。这种正杆的方法,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正杆效果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使用简便安全、正杆效果好的正杆装置。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设置有正旋丝套和正旋丝杆,顶杆的底端设置有反旋丝套和反旋丝杆,正旋丝杆通过上套与铰链相连接,反旋丝杆通过下套与底座相连接,顶杆外壁设置有双向棘齿和带有棘爪的转套,转套与转杆相连接。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所述的底座设置有提手。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使用正杆装置进行正杆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 组装
在电杆倾斜一侧用防滑钢钎将底座与地面相固定,将顶杆底端的反旋丝杆通过下套与底座连接,将顶杆顶端的正旋丝杆通过上套与铰链相连接,将转杆与转套相连接;
第二步 正杆
使顶杆顶端靠近电杆,将铰链与电杆相固定,将电杆非倾斜侧的基础顺着电杆根部挖开1米的深度,然后正向拨动棘爪,使棘爪顶端和双向棘齿接触,正向转动转杆,转杆通过转套带动顶杆正向转动,正旋丝杆由正旋丝套外伸,反旋丝杆由反旋丝套外伸,顶杆整体延长,推动电杆复位;
第三步 拆卸
电杆复位完毕,将电杆倾斜侧和非倾斜侧的基础夯实,将铰链与电杆分离,反向拨动棘爪,使棘爪尾端和双向棘齿接触,反向转动转杆,转杆通过转套带动顶杆反向转动,正旋丝杆向正旋丝套内回缩,反旋丝杆向反旋丝套内回缩,正旋丝杆和反旋丝杆复位后,将转杆由转套取下,将顶杆与铰链、底座分离,将底座由地面取出,整个正杆工作完成。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正杆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正杆装置安置于电杆倾斜一侧,与电杆成45度角,与电杆接触的上端采用铰链固定,下端采取防滑钢钎固定好底座,防止电杆倾倒,再将电杆另一侧的基础顺着电杆根部挖开1米的深度,然后操作顶杆,推动电杆复位,最后将电杆基础回填夯实,拆卸正杆装置,完成正杆工作。正杆装置在地面即可完成正杆工作,不需要工作人员登杆作业,减少了因电杆基础不牢固可能造成的倒杆、高处坠落等事故。正杆工作2人即可完成,1人操作固定正杆装置,1人同时顺杆挖开杆基础1米深,并测量电杆复位,节省了人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实用,维护方便,性能可靠,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正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正杆装置的使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正杆装置的结构及用其进行正杆的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正杆装置包括顶杆1,顶杆1的顶端设置有正旋丝套2和正旋丝杆3,顶杆1的底端设置有反旋丝套4和反旋丝杆5,正旋丝杆3通过上套6与铰链7相连接,反旋丝杆5通过下套8与底座9相连接,底座9设置有提手10,顶杆1外壁设置有转套11,转套11与转杆12相连接。如图2所示,顶杆1外壁设置有双向棘齿13和带有棘爪14的转套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82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肉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