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机柜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8350.8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9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凌文军;刘养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机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机柜。
背景技术
通信机柜在做噪音处理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静音效果,通常将通信机柜的体积做的更大,设计成非标准尺寸的通信机柜结构,增加通信机柜内部的空间来保证降噪方案的实施,这样通信机柜往往要做的更大来放置吸声材料,有的通信机柜采用侧翼进出风,这种结构的出风风道呈分散式,则安装在通信机柜内部的设备会形成阻碍,影响散热效果;有的采用后门强制出风,可是结构复杂,不便维护。
中国专利数据库内在2013年1月23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降噪机柜的发明,其专利号为201110025445.1。一种降噪机柜,包括顶盖,顶盖上设置有风道,风道包括设置在顶盖上并连通降噪机柜的内部和外部的风口、设置于顶盖的内部的风管,风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风管的第一端与风口相连通,风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虽然设置有弯折的风道,风流在通过该风道中时经过缓冲,降低了速度,因此能够降低机柜的噪音,但是,气流在通过该弯折风道中时会发生流窜,产生的噪音会通过风道管壁和机柜本体传导出去,静音效果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机柜,不仅静音效果好,而且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同时体积小,方便运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信机柜,包括由底板、顶板、前门、后门、左侧板、右侧板以及机柜框架组成的密封机柜本体,机柜框架内安装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上设有安装板,机柜本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机柜本体上设有进线口,所述机柜本体内安装有排风装置,该排风装置包括设有开口的盒体、与所述开口密封盖合的上盖,所述盒体内壁上设有吸音海绵;所述盒体上设有进风孔和排风孔,进风孔内设有风扇,排风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活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垂直于固定板表面并且相互平行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同一端之间设有端面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端面板与固定板合围形成一半封闭的风道;所述活动机构包括与固定板平行并且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基板,基板上设有进风蜂窝孔,基板上设有若干容置在风道内的挡板,挡板的侧壁上粘贴有吸音海绵,蜂窝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将机柜内腔分隔成封闭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安装板上设有与连通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的通道,第一内腔与进风风道连通,第二内腔与盒体上的进风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线口填充有吸音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机柜本体内壁上设有吸音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顶板、前门、后门、左侧板以及右侧板之间的连接缝隙内设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孔和排风孔的数量相同,盒体内壁上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盒体内腔分隔成与进风孔数量相同的密封排风通道,排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进风孔和排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壁面上设有吸音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滑设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端面板与固定板的内壁上粘贴有吸音海绵。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所述通信机柜本体内安装有排风装置,该排风装置包括设有开口的盒体、与所述开口密封盖合的上盖,所述盒体内壁上设有吸音海绵;所述盒体上设有进风孔和排风孔,进风孔内设有风扇,排风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不仅静音效果好,而且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通信机柜的结构立体图的剖视图。
图2A是本发明通信机柜的结构立体图的仰视图。
图2B是本发明通信机柜的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通信机柜中排风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通信机柜中排风装置不带上盖的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通信机柜中进风装置的结构立体图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通信机柜中进风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通信机柜中进风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通信机柜中进风装置的活动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8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