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铝尖晶石负载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8822.X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1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秦绍东;田大勇;龙俊英;汪国高;孙守理;孙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28 | 分类号: | B01J23/28;B01J23/882;B01J23/883;C07C9/04;C07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秋林;林柏楠 |
地址: | 1000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尖晶石 负载 甲烷 催化剂 | ||
1.一种镁铝尖晶石负载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包括:0-20份(重量)催化剂助剂(M1)AOB;5-90份(重量)催化剂活性组分(M2)COD;5-90份(重量)载体改性剂(M3)EOF和100份(重量)多孔载体,其中,M1为Co、Ni、La和/或K;M2为Mo、W和/或V;M3为Ce、Zr、Ti和/或Si。
2.一种负载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包括:0-20份(重量)催化剂助剂(M1)AOB;5-90份(重量)催化剂活性组分(M2)COD和100份(重量)多孔载体-镁铝尖晶石;其中,M1为Co、Ni、La和/或K;M2为Mo、W和/或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其中M1进一步为Co和/或La;M2进一步为Mo和/或W;M3进一步为Ce和/或Zr。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以重量计,包括:3-10份CoO;10-40份MoO3;20-60份CeO2;100份镁铝尖晶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以重量计,包括:5份CoO;15份MoO3;30-50份CeO2;100份镁铝尖晶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以重量计,包括:5份CoO;15份MoO3;33份CeO2;100份镁铝尖晶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其中M1进一步为Co和或/La;M2进一步为Mo和/或W。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以重量计,包括:3-10份CoO;10-40份MoO3;100份镁铝尖晶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以重量计,包括:5份CoO;15份MoO3;100份镁铝尖晶石。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何之一所述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其中组分(M1)AOB和(M2)COD分别至少部分或全部被M1的硫化物和M2的硫化物所取代。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何之一所述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共沉淀法、沉积沉淀法、浸渍法、捏合法或溶胶凝胶法由载体改性剂(M3)EOF和/或多孔载体-镁铝尖晶石的前体制备由(M3)EOF和镁铝尖晶石复合的多孔载体;
(2)通过浸渍法或沉积沉淀法将催化剂助剂(M1)AOB和催化剂活性组分(M2)COD的前体复合溶液负载在上述多孔载体上;
(3)在上述(M1)AOB和(M2)COD的前体分解温度下或之上焙烧干燥和浸渍或沉积(M1)AOB和/或(M2)COD后的多孔载体,得到上述镁铝尖晶石负载的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其中浸渍、干燥和焙烧步骤任选地重复多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88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