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形插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9774.6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9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熊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14;H01R13/447;H01R3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黄军委 |
地址: | 464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插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板,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安全性高的变形插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插板在不使用时大都将插孔裸露在外,由于电力作业环境复杂,液体容易流入插孔造成损坏,工作人员接触易造成触电;现有的插孔多的插板一般体积较大,携带和使用极不方便;当插头拔下不使用时,人们往往将插头往地上或其他不安全的地方一放了之,这样容易造成插头损坏。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插板可变形、插孔可隐藏、安全性高、体积小、寻找方便、可放置插头的变形插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形插板,包括插板主体、设置于插板主体中间的安全腔和嵌于所述安全腔内的两个子插板,两个所述子插板覆盖整个安全腔,两个所述子插板的后端铰接于所述安全腔的边缘以便于所述子插板可以翻转180度,所述安全腔内设置有插孔,所述子插板的前端、左右两侧以及内表面上均设置有插孔。
基上所述,所述子插板为方锥形。
基上所述,所述插板主体上设置有声控灯。
基上所述,所述插板主体两侧设置有多个插头架,所述插头架上设置有U形卡槽。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本发明采用两个子插板铰接于插板主体,并嵌于所述插板主体的安全腔内的形式,使得插板的体积减小;将插孔设置于安全腔内和子插板上嵌于安全腔内的部分,使得插孔隐藏,安全性高;插板主体两侧设置插头架,在插头拔出不使用时,可以将插头放置于插头架上,并通过U形卡槽固定;在环境较黑的情况下,通过声控灯,可以方便的找到并使用插板,其具有设计科学、插板可变形、插孔可隐藏、安全性高、体积小、寻找方便、可放置插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的俯视图。
图中:1.插板主体;2.安全腔;3.子插板;4.插孔;5.声控灯;6.插头架;7.U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变形插板,包括插板主体1、设置于插板主体中间的安全腔2和嵌于所述安全腔2内的两个子插板3,所述子插板3为方锥形,两个所述子插板3覆盖整个安全腔2,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板为长方形插板,所述安全腔设置于长方形插板的中间位置,所述子插板3的大小为安全腔2的二分之一,两个子插板3刚好能够覆盖整个安全腔2,两个所述子插板3的后端铰接于所述安全腔2的边缘以便于所述子插板3可以翻转180度,所述安全腔2内设置有插孔4,所述子插板3的前端、左右两侧以及内表面上均设置有插孔4,使用时,只需要将所述子插板翻转180度,所述子插板左右两侧及内表面上的插孔外露,所述安全腔体内的插孔外露,便可连接各种电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所述插板主体上设置有声控灯5,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插板处于阴暗的角落或晚上要使用时,光线不太好的情况下,只需要发出声音,使得所述声控灯亮起,便可立马找到插板位置并清晰的看到插孔的分布,十分方便,不使用时,声控灯停止工作,节省电能。
所述插板主体两侧设置有多个插头架6,所述插头架6上设置有U形卡槽,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插头拔下不用的情况下,将插头放置于插头架6上,插头的导线卡设在所述U形卡槽内,起到固定的作用,使得插头不易脱落,避免了将插头随处乱放造成的损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未经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9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