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即食米粥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9781.6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1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房春华;庞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龙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64 | 分类号: | A23L1/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3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即食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具体是对大米进行浸泡、蒸煮、烘干得到即食食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产粮大国,稻米产量所占比重较大,是我国人口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米粥因其能解渴充饥、口味多样,又抑郁消化吸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越来越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加之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食品的营养要求更高,因此急需方便快捷、易于携带且不失营养价值的即食食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方便即食粥作为一种新型的方便主食也正在迅速崛起。
虽然如今市场上有很多即食粥的制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市场需求,但其大部分的加工方式单一,使得即食粥无法产业化、规模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米的浸泡、蒸煮及烘干的加工方法,从而得到方便即食的米粥产品,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从而使即食粥像方便面一样实现产业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快节奏生活的需要。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大米进行浸泡;浸泡后的大米进行高压蒸煮蒸煮过后用冷水分离米;然后进行烘干;烘干后进行包装,即为成品。其具体步骤如下:
(1)淘洗:用水淘洗米前先将小石子、沙等杂质捡出,淘米要使用凉水,用水量和淘洗次数要尽量减少,以除去米糠等杂质为度,不能用力搓或过度搅拌,洗米水要很快倒掉;
(2)浸泡:将大米和清水以1:1的比例在60℃条件下浸泡20-35分钟,浸泡时加入α-淀粉酶;
(3)蒸煮:浸泡后的大米放在温度为110℃-125℃的高压锅中蒸煮15-18分钟,蒸煮时容器上盖保鲜膜;
(4)分离:蒸煮好的米饭过温度为4℃-10℃冷水分离,使米粒尽量分离;
(5)烘干:将米饭铺成薄薄一层,放入烘箱中,在90-105℃的条件下,经过1.4-1.8小时烘干;
(6)混合:烘干后,每100重量份米加入0.05-0.07重量份黄原胶;
(7)包装:用复合包装袋包装,在中温状态下进行热封口,热封口时间2-3秒。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大米是人们生活的主食,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需要一种方便快捷而又具有营养的即食粥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该发明提供的即食粥的制作方法简单,易于加工操作,适合产业化生产。浸泡时采用水浴浸泡,使大米中的淀粉充分吸水达到饱和,且加入了α-淀粉酶,有利于后续蒸煮阶段中的传热及淀粉的糊化。蒸煮时采用高压蒸煮,使得大米吸收的水分更容易进入内部,从而得到更好的糊化效果。进行冷水分离主要是为了使米粒分开。烘干后米粒的含水量很低,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因此采用一般的包装就可以达到较长的保质期。得到的成品用适量的开水一冲即为米粥。本发明得到的方便即食粥可以满足现代生活需要,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1.浸泡:大米50重量份、清水50重量份,在60℃水浴中浸泡30分钟,浸泡时加入α-淀粉酶0.04重量份。
2.蒸煮:浸泡后的大米放在高压锅中蒸煮,温度为121℃,时间为15分钟,蒸煮时容器上盖保鲜膜,。
3.分离:蒸煮好的米饭过6℃冷水分离,使米粒尽量分离。
4.烘干:采用热风干燥,温度为100℃,时间为1.5小时,干燥时将米饭铺成薄薄一层。
5.包装:包装时加入黄原胶0.06重量份,可以增加米粒在粥中的悬浮性能,增加米粥的均匀性。
本发明提供的方便即食粥产品的加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的生产,加速了方便食品产业的发展,其产品保存了米粥原有的风味,且营养健康,方便即食,老少皆宜,该方法得到的产品既保留了米粥原有的风味,而且营养健康,方便即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龙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清龙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97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浆体材料的制送自助一体化设备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四棱豆栽培中的育苗移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