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藻类片剂配方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9978.X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1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罗光宏;祖廷勋;杨生辉;陈天仁;王丹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凯源生物技术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6/02 | 分类号: | A61K36/02;A61K9/20;A61P37/04;A61P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4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藻类 片剂 配方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尤其涉及一种藻类片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趋于方便、美味,导致营养不能均衡摄入、体内脂肪堆积、体液酸化、精神疲劳、体力下降,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急剧增多,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藻类中的螺旋藻、小球藻是自然生长或人工培植的两种微细藻类生物,国内外已做了大量的临床毒理学试验,结果证实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几千年来,非洲乍得湖畔和墨西哥Texcoco湖原住民一直将藻类当食品吃,全世界各国将其作为营养品大量服用也已经有40年的历史了,也未发现有过量后中毒的现象。因此,人们通常认定这两种藻类长期服用是安全可靠的,而它们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平衡,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抗疲劳、耐缺氧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更加关注藻类的养生作用。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藻类片剂纯度不高,生产工艺繁琐,成本较高,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类片剂配方及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藻类片剂配方不合理,纯度低,生产工艺繁琐,片剂颜色发黑、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藻类片剂配方,该藻类片剂的配方为:小球藻95%,二氧化硅1-1.5%,微晶纤维素1.5-2.0%,硬脂酸镁0.5%。
进一步、该藻类片剂的配方还可以为:螺旋藻95%,二氧化硅1.5%,微晶纤维素2.0%,硬脂酸镁0.5%。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类片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小球藻粉碎、破壁、过筛;
硬脂酸镁、纤维素、二氧化硅混合过筛;
主料小球藻辅料硬脂酸镁、纤维素、二氧化硅充分混合;
制片包装。
进一步、该制备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螺旋藻粉碎过筛;
硬脂酸镁、纤维素、二氧化硅混合过筛;
主料螺旋藻辅料硬脂酸镁、纤维素、二氧化硅充分混合;
制片包装。
进一步、小球藻过40-60目,采用超声波破碎,过筛备用,按比例取小球藻、微晶纤维素、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充分混合过筛后,直接压制而成片剂。
进一步、螺旋藻过40-60目筛备用,按比例取螺旋藻、微晶纤维素、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充分混合过筛后,直接压制而成片剂。
进一步、小球藻干粉水分含量5-6%,采用ZP19全封闭压片机,制片压力30KN时,转速15-20转/分。
进一步、螺旋藻干粉水分含量6-7.5%,采用ZP19全封闭压片机,压力4-5Kg,转速:15-20转/分。
本发明提供的藻类片剂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科学配方,干法压制,有效的解决了如今藻类片剂生产中组方不合理,制作工艺繁琐,产品质量难以令人满意的问题,可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的保健需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球藻片剂的制备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旋藻片剂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藻类片剂配方,该藻类片剂的配方为:小球藻95%,二氧化硅1-1.5%,微晶纤维素1.5-2.0%,硬脂酸镁0.5%。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该藻类片剂的配方还可以为:螺旋藻95%,二氧化硅1.5%,微晶纤维素2.0%,硬脂酸镁0.5%。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小球藻片剂的制备步骤为:
S101:小球藻粉碎、破壁、过筛;
S102:硬脂酸镁、纤维素、二氧化硅混合过筛;
S103:主料小球藻辅料硬脂酸镁、纤维素、二氧化硅充分混合;
S104:制片包装。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螺旋藻片剂的制备步骤为:
S201:螺旋藻粉碎过筛;
S202:硬脂酸镁、纤维素、二氧化硅混合过筛;
S203:主料螺旋藻辅料硬脂酸镁、纤维素、二氧化硅充分混合;
S204:制片包装。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凯源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未经甘肃凯源生物技术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99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矿脱水工艺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背带的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