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型换向片组的犁钩式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0293.7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林祥清;熊正武;张俊;向鹏鹏;杨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6 | 分类号: | H01R4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 犁钩式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用的换向器制造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换向器的具有燕尾的带型换向片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换向器用具有燕尾的带型换向片组制造工艺是:通过对铜线材的温挤压处理、并经两道拉拔处理(即两次拉拔处理使带型换向片组的尺寸精度达到所需要求)、再通过冲床及专用模具经冲制处理而制出具有燕尾的带型换向片组。在使用模具冲制带型换向片组的燕尾过程中,冲出的燕尾由于受阻力作用而易脱落和变形,冲制过程质量不稳定,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工序换向片组与模塑料结合的粘接强度;同时,也会出现换向片组的内钩钩槽深度高低不均和内钩宽度不均,导致换向器产品的外圆度不够,需要再进行外圆加工处理;并且冲制出的铜材末料直接成为废料,导致原材料消耗大,生产成本高。在冲制生产设备和专用加工模具的大小尺寸有限的情况下,该结构的换向片组不适用于尺寸大的换向器产品,仅适用于外圆直径在30mm以下的换向器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不受换向器产品大小规格的限制,使制出的燕尾不易变形和脱落、换向片组的内钩钩槽深度和内钩宽度均匀的带型换向片组的犁钩式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带型换向片组的犁钩式制造工艺是:首先对铜线材进行温挤压处理形成带型换向片组,接着对该带型换向片组进行拉拔处理,再对经拉拔后的带型换向片组依次进行落料、弯曲、卷圆、犁内钩、冲内钩形状的冷挤压处理,最终形成具有燕尾的、内钩钩槽深度和内钩宽度均匀的换向片组。
采用本发明后,铜线材依次通过温挤压、拉拔(两次)、冷挤压处理制得具有燕尾的换向片组,由于是冷挤压处理而具有如下优点:原材料利用率高,没有原冲制工序冲出的废料,节约材料30%左右;换向片组上的燕尾不会受到变形或强度损伤,从而保证了换向片组的机械强度;换向片组的内钩钩槽深度和内钩宽度均匀,使换向器产品的外圆度良好,不需再进行外圆加工,还可以直接在换向片组的燕尾上形成所需的内钩凹槽形状,能增加换向片组与模塑料的粘接强度;由于是冷挤压处理,不受模具大小限制,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换向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经温挤压、拉拔、落料后的带型换向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带型换向片组经弯曲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带型换向片组经卷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带型换向片组经犁内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带型换向片组经冲内钩形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带型换向片组的犁钩式制造工艺是:首先对铜线材(即实心的圆管状铜材)进行温挤压处理(使用温挤铜材连续挤压机,温挤压温度一般为300-500摄氏度,为公知技术)形成带型换向片组,接着对该带型换向片组进行拉拔(二次拉拔,使用的拉拔设备为铜材拉丝机)处理,再对经拉拔后的带型换向片组依次进行落料(使用冲压机,吨位为40吨)、弯曲(二次弯曲,使用冲压机,吨位为10吨)、卷圆(使用冲压机,吨位为10吨)、犁内钩(使用液压机,吨位为120吨)、冲内钩形状(使用冲压机,吨位为10吨,根据要求冲出燕尾的具体形状)的冷挤压处理,最终形成具有燕尾(即内钩)的、内钩钩槽深度和内钩宽度均匀的换向片组(圆筒型)。
其中,上述加工设备--各冲压机、液压机的吨位是根据某一规格的换向片组确定的,不同规格的换向片组要对应不同的冲压机、液压机吨位,而且落料、弯曲、卷圆、犁内钩、冲内钩形状处理等每一工序处理(均为冷挤压处理方式)所需要的模具也都不相同(因为每一工序的换向片组形状均不相同)。
所述“犁内钩”处理工序就如同牛犁田一样在卷圆后的换向片组内壁上先犁出换向片组内钩的初始模型(即雏形,如图4、图5所示),再由“冲内钩形状”处理工序根据要求冲出燕尾的具体形状(以增加换向片组与换向器模塑料的粘接强度,如图6、图7所示),此均为冷挤压处理方式,具有原材料利用率高、换向片组内的燕尾不会受到变形或损伤、使换向器产品的外圆度良好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02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