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0804.5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中浦启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3/08 | 分类号: | F16F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选用作例如汽车的发动机支座等的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公知有夹设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之间,相互地隔振支承乃至隔振连结上述构件的隔振装置。隔振装置具有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弹性连结第1安装构件和筒状的第2安装构件的结构,该第1安装构件安装在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一侧的构件上,该第2安装构件安装在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另一侧的构件上。
另外,作为隔振装置的一种,也提出有例如像日本特开昭61-96230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空气封入式的隔振装置。即,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第2安装构件的一侧的开口部被主体橡胶弹性体闭塞,并且另一侧的开口部被底板闭塞,在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与底板之间形成有空气室。而且,与空气室相连通的节流孔通路由与底板独立的管道构成,该管道贯通第2安装构件并向大气开放。
但是,在这样的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由于节流孔通路由与底板独立的管道形成,因此出现有零件件数增加、构造复杂化的问题。而且,卷绕后的管道难以收容并配置在空气室内,易于使组装作业困难化。除此以外,若欲一边使底板具有充分的强度一边独立配设具有能够形成与要求特性对应的节流孔通路的长度的管道,则也存在有重量增大这样的缺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962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做成的,其欲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零件件数较少的、简单并且轻量的构造获得有效的隔振效果的隔振装置。
即,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隔振装置,其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弹性连结第1安装构件与筒状的第2安装构件,该隔振装置中,形成有壁部的一部分由该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的空气室,并且形成有与该空气室相连通的节流孔通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安装构件的一侧的开口部被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闭塞,并且该第2安装构件的另一侧的开口部被节流孔构件闭塞,在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与节流孔构件的相对面间形成有上述空气室,并且与该空气室相连通的上述节流孔通路形成在该节流孔构件上。
采用以这样的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构造做成的隔振装置,无论是闭塞第2安装构件的另一侧的开口部并划分出空气室的构件还是形成节流孔通路的构件均由节流孔构件构成。因此,能够利用零件件数较少的、简单的构造,以轻量并且小型化的方式实现发挥基于空气的流动作用的优异的隔振效果的隔振装置。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装置的基础上,上述节流孔构件直接与上述第2安装构件相叠合并被固定于该第2安装构件。
采用第2技术方案,由于并没有在第2安装构件与节流孔构件之间设置特别的密封构造,而是使二者直接叠合并进行固定,因此更有利于实现构造的简单化。而且,由于使用了空气作为流体,因此即使在第2安装构件与节流孔构件之间产生有一些泄漏,也可利用外部的空气来进行补充,因此不会如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的液体泄漏那样出现隔振性能恶化的问题,从而能够稳定地获得目标的隔振性能。因此,无需高精度地要求第2安装构件与节流孔构件间的叠合面的尺寸精度、光滑性等就可实现制造的容易性。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在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装置的基础上,上述节流孔构件插入上述第2安装构件的上述另一侧的开口部内,其该节流孔构件在该第2安装构件的内周面与该节流孔构件的外周面直接叠合的状态下被固定在该第2安装构件上。
采用第3技术方案,由于节流孔构件配设在第2安装构件的内周侧,因此能够利用小直径的节流孔构件闭塞第2节流孔通路的另一侧的开口部并形成空气室。另外,由于第2安装构件的内周面与节流孔构件的外周面直接叠合,且在第2安装构件与节流孔构件之间并未设置密封橡胶层等密封构造,因此可实现削减零件件数、简化构造。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在第1~第3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节流孔构件的外周端部处形成有在外周面上开口并沿周向延伸的周槽,该周槽的外周侧开口被上述第2安装构件覆盖,从而形成有上述节流孔通路。
采用第4技术方案,能够将节流孔通路的通路长度确保为较大,能够以更低的低频率来设定节流孔通路的调谐频率,并且能够以更大的通路截面积来形成设定为预定的调谐频率的节流孔通路。而且,由于节流孔通路是利用在节流孔构件的外周面上开口的周槽而形成的,因此节流孔构件的加工较为容易,能够简单地获得通路长度较大的节流孔通路。另外,由于在节流孔通路中流动的流体为空气,因此即使是在对流体密封性未作高精度的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第2安装构件覆盖周槽的外周侧开口而形成的节流孔通路,也能够省略特别的密封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08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置有风扇的火锅筷
- 下一篇:羊血保健食品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