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钻机人工提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0836.5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水清;张金平;麦金盛;邓超文;张修杰;王强;胡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2 | 分类号: | E21B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侯莉 |
地址: | 51050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钻机 人工 提引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地质勘察钻机钻具升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钻机人工提引器。
背景技术
工程地质勘察钻机人工提引器是地质岩芯钻探升降钻具(钻具主要为立轴、岩芯管及钻杆等)时用来提挂钻具的一种工具。人工提引器包括顶部封闭的筒形主体和活动套装在主体上的锁环,锁环相对于主体可上下移动,主体的下部侧壁上开有用于放置杆头的安装口,安装口的下口沿具有向内弯折的折边,钻具的杆头由安装口进入主体内卡合在折边上,锁环自动下降而将杆头锁紧。
在工程钻探升降钻具时,人工先将锁环提起,把钻具扣在提引器上,再释放锁环,待锁环自动下降锁住钻具即可进行升降,升降完成后,经人工将锁环提起,从而分开提引器与钻具。而在工程钻探回次钻进结束后,当需要提升立轴时,首先人工将锁环提起扣上立轴,锁环自动下降将立轴锁住,提升结束后,必须由人工爬上塔顶将锁环提起,使立轴解扣。人工上塔将立轴解扣,不仅浪费了时间和人力,而且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少时间和人力浪费、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改进型钻机人工提引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改进型钻机人工提引器,主要由顶部封闭的筒形主体及活动套装在所述主体上的锁环组成,所述锁环可沿主体上下移动,所述主体的下部侧壁上开有用于放置立轴杆头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下口沿具有向内弯折的折边用于卡合立轴杆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开有横向贯穿该侧壁的一对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安装口的上方,在所述限位孔中可拆卸插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伸至所述限位孔外成为伸出端,提升锁环至限位孔上方并由限位杆插装在限位孔中使锁环卡于伸出端上对锁环进行限位,以便在完成提升后晃动主体即可解扣立轴。
本发明通过在主体上设置限位孔并在限位孔中安装限位杆,用于阻挡锁环自动下降,由于立轴仅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因此,不必采用锁环锁住立轴,当完成提升后,通过晃动连接在提引器上的钢丝绳而将立轴从安装口中脱出,实现立轴解扣,所以,无需人工爬上塔顶将立轴解扣,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当本发明用于提升钻机钻杆时,按照现有提引器使用即可,此时限位杆未插装在限位孔内,即限位杆不起限位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通过连接绳与所述主体的侧壁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绳与所述主体的连接部位处于所述安装口的上方。
本发明所述安装口位于所述主体的正面上,所述限位孔分别处于主体的正面和背面上,所述限位杆自背面向正面穿过限位孔并插装于其中,所述连接绳与所述主体的连接部位处于所述主体的背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限位杆由直杆与设于直杆一端的耳形件组成,所述连接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耳形件上,另一端与主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限位杆是由直铁丝在其一端弯曲成所述耳形件而构成;所述连接绳采用铁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⑴本发明通过在主体上设置限位孔并在限位孔中可拆卸插装有限位杆,由于立轴仅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因此,不必采用锁环锁紧立轴,限位杆可以阻挡锁环自动下降,当完成提升后,只需要通过晃动连接在提引器上的钢丝绳就可以使立轴从安装口中脱出,从而实现立轴解扣,因此,无需人工爬上塔顶将立轴解扣,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⑵当本发明用于提升钻机钻杆时,按照现有提引器使用即可,此时限位杆未插装在限位孔内,即限位杆不起限位作用,因此,本发明既可作为现有提引器使用,也可作为扣住立轴而限位锁环方便立轴解扣的提引器使用。
⑶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0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层回转钻进切削热及钻进参数实验装置
- 下一篇:气井液面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