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信道自动配置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1023.8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8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斌;赖远萱;吴明津;刘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信道 自动 配置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信道自动配置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WLAN 802.11n标准的发布和产业链的不断成熟,支持802.11n的网络设备和终端产品普及率逐步提高。802.11n不仅能够提供更高的接入速率,同时还具备很好的向下兼容型,可兼容802.11a/b/g标准,因此,在目前WLAN网络建设中802.11n将会成为主流。但是,802.11n标准中引入了许多新的技术,使得802.11n具备了比以往802.11系列标准更多的可选特性,网络配置要比802.11g设备复杂,提升了网络规划的难度。其中之一,就是无线信道的规划难度。
802.11n的无线信道资源分为2.4G频段和5.8G频段。其中2.4G频段可用信道为1~13(日本为1~14;美国为1~11)。其中1、6、11信道为独立信道,其余信道为部分频段复用信道。而5.8G频段则全部为独立信道。
随着802.11n无线通信设备布网的日益密集,信道资源的使用也日益紧张。面对信道资源的日渐匮乏和各信道资源使用中的相互干扰的复杂局面,信道的最优化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信道自动配置方法和系统,以提高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对外部信道资源的最优化选择,提高设备尤其是在复杂无线信道环境中的吞吐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线信道自动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周边的信道进行扫描获得各周边信道的使用情况;
根据各所述周边信道的使用情况确定最优信道;
将所述最优信道配置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信道。
一种无线信道自动配置系统,包括:
信道扫描模块,用于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周边的信道进行扫描获得各周边信道的使用情况;
信道选择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周边信道的使用情况确定最优信道;
信道配置模块,用于将所述最优信道配置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信道。
依据上述本发明的方案,其是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周边的信道进行扫描获得各周边信道的使用情况后,根据该使用情况确定最优信道,并将该最优信道配置为该电子设备的工作信道,由于实现了准确获得各周边信道的使用情况,且实现了由各周边信道的使用情况确定最优信道,因此,保证了信道选择的可靠性,对复杂环境下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的使用起到了极大的优化作用,提高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对外部信道资源的最优化选择,提高了设备尤其是在复杂无线信道环境中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无线信道自动配置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无线信道自动配置方法中确定最优信道实施例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无线信道自动配置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的图3中的选择模块的细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的实现方式不限于此。
参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无线信道自动配置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无线信道自动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周边的信道进行扫描获得各周边信道的使用情况,进入步骤S102;
该电子设备,如WIFI设备,在进行无线信道配置前,首先对其周边可达范围内的各信道内的信号源进行扫描,获得各周边信道的使用情况,周边信道由该电子设备的位置、配置等决定,各周边信道的使用情况包括各周边信道被多少个信号源占用以及每个信号源的干扰强度值等等,现有的扫描技术,可以完成对周边信道的使用情况的准确获取,在此不予赘述;
步骤S102:根据各所述周边信道的使用情况确定最优信道,进入步骤S103;
根据各周边信道的使用情况从各周边信道中选择出最适合使用的信道,一般是根据各信道中的信号源数目以及各个信号源的干扰强度值等选择信道占用最少的主信道作为最优信道;
步骤S103:将所述最优信道配置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信道;
将最优信道配置为该电子设备的工作信道可以采用现有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1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制品的玻璃坯检查装置
- 下一篇: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低功耗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