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式盲文点字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1142.3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8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居晓;胡作进;王乃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居晓;胡作进;王乃和;蒋小艳 |
主分类号: | G09B21/00 | 分类号: | G09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盲文 点字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盲文点字显示器,使用电极产生电子脉冲刺激,使得盲人识别文字或图像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越来越重视残疾人的教育,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盲文是国际通用的点字由六个凸起的圆点为基本结构组成,是专供盲人摸读、书写的文字符号。目前,盲人阅读的书籍等都是用盲文刻印机刻出立体(凸起)的盲文点字;而在上网或者阅读电子书籍时,则使用读屏软件,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有些信息(如音乐符号、数学公式等)无法朗读,读屏软件无能为力。科技人员就应该为他们提供简单实用的盲文点字显示器。
目前,国内常用的盲文点字显示器(如迈泰克)是基于盲文触点的平凸变化来设计的,这种设计往往机械装置复杂且对材料形变强度要求较高,也使得其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如迈泰克40方的点显器售价2万)。
盲文点字显示器技术现状:
①采用机械控制方式(如在专利号为CN200510105242.8的专利中采用压电片的方式)。
缺点:结构复杂,工艺繁琐,制作困难。
②采用电磁方式控制平凸变化(如CN1O2184662A和CN201110058989.8)。
缺点:不便于大规模电路驱动,就不能形成多行屏幕。
③采用特殊材料可以在没有复杂的机械结构的条件下实现盲文触点的平凸变化(如专利CN03256935.1中采用单程记忆合金丝和专利CN200810047306采用双程记忆合金薄片)。
缺点:合金材料存在形状状态变化慢且机械强度较弱,所以盲文显示屏的刷新频率低和耐用性能低,价格高,制造成本较高且不便于推广。
采用温度的差异来表示盲文(如CN 102819975A)。
缺点:温度不能快速上升与下降,及时显示效果不好,且人手指对温度感知度的面较大,所以该装置手指感知度不好。
目前,尚无多行点字显示器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盲文点字显示器,是一种依靠电极产生电子脉冲刺激,使得盲人识别文字或图像的显示设备,为视觉障碍的人群提供一种阅读电子文献(包括文字、图像)的工具。
1. 独创了将电子针灸领域的电极用于盲文点字显示。
2. 电极式盲文点字显示器,包括转换盲文点字模块、盲文信息显示控制模块和终端显示模块。转换盲文点字模块用来接收文字信息或者图像信息,并将该文字信息或者图像信息转换成盲文点字,按照逐行扫描直接对应显示盲文点字。
3. 终端显示模块用于根据该盲文触点确定电极上的电子脉冲,其中有电刺激感(即有电子脉冲)时表示盲文触点的凸点,无电刺激感(即有电子脉冲)时表示盲文触点的平点,并能根据需要调节电子脉冲大小。
4. 电极式盲文点字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极阵列层由多个电极单元组成,且每2×4个电极单元构成一个方块, 2×3是显示盲文一方(如图1中的盲文电极),实心点黑色表有脉冲,空心点表示没有脉冲;最下行的左边点用于公共电极(如图1中的公共电极),为一方块其余7个电极的共用回路,相应的点就产生电子脉冲;最下行的右边点用于表示光标位置(如图1中的光标电极)。
本发明的突出特点:
1. 采用电极,刺激人皮肤的神经器官,使得盲人靠手指的神经末梢感觉到盲文点字点位。
2. 针灸中的电极技术较为成熟,有利于降低电子针灸盲文点字显示器的成本。
3. 两种思路,汉字、符号等翻译成盲文显示,盲文本身采用逐行扫描,实现多行盲文显示。
4.图像可转化为黑白图像,然后转化成盲文点字,就能实现黑白图像的盲文点字的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极式盲文点字显示器原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系统包括三个模块,分别为:转换盲文点字模块、盲文信息显示控制模块和终端显示模块。
其中转换盲文点字模块功能接受文字信息或者图像信息,经过微处理器处理,将文字信息或者图像信息转换成盲文点字,按照逐行扫描直接对应显示盲文点字。
盲文信息显示控制模块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电平转换电路:电平转换电路实现计算机与解码电路板串口信号电平的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居晓;胡作进;王乃和;蒋小艳,未经张居晓;胡作进;王乃和;蒋小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11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