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隔离式信号接头的调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1189.X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9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易迩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50 | 分类号: | H04N5/50;H01R13/66;H01R13/4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隔离 信号 接头 调谐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视信号接收的调谐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隔离式信号接头的调谐器。
背景技术
调谐器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信号接头接收外部传输线缆输出的传输信号,信号接头直接关系到调谐器接收到的传输信号的质量。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调谐器包括外壳8、调谐器电路模块9和信号接头,调谐器电路模块9安装在外壳8内,信号接头设置在外壳8的表面上,其包括管状金属壳体1、芯线绝缘体2和芯线3,管状金属壳体1的外端部与外部传输线缆的插接口相适配,管状金属壳体1直接与外壳8连接成一体,芯线绝缘体2嵌装在管状金属壳体1内,并且其沿管状金属壳体1的轴向开有通孔,芯线3设置在该通孔中,芯线3的内端部穿过外壳8与调谐器电路模块9的相应接口电连接。该调谐器使用时,外部传输线缆的插接口适配插接在信号接头上,外部传输线缆的接地屏蔽线通过管状金属壳体1与外壳8,即调谐器的接地端电连接,传输线缆的信号线通过信号接头的芯线3与调谐器电路模块的相应接口电连接。
上述调谐器存在以下缺点:
由于随着技术的发展信号传输网络越来越复杂化,一般需要在传输线缆上加电源提供给网络传输器件使用,并且现有的接收器大都使用开关电源,造成传输线缆上普遍存在有直流电和低频交流电,因此,当传输线缆向上述调谐器传输信号时,传输线缆的接地屏蔽线和信号线上的直流电和低频交流电直接通过上述管状金属壳体1和芯线3输入到调谐器中,对调谐器电路模块造成损害和信号干扰,并且降低调谐器接收到的传输信号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隔离式信号接头的调谐器,能够隔断传输线缆上的直流电和低频交流电,高质量的接收传输线缆输出的传输信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隔离式信号接头的调谐器,包括外壳、调谐器电路模块和信号接头,所述调谐器电路模块安装在外壳内,所述信号接头设置在外壳的表面上,其包括管状金属壳体、芯线绝缘体和芯线,所述管状金属壳体的外端部与外部传输线缆的插接口相适配,所述芯线绝缘体嵌装在管状金属壳体内,并且其沿管状金属壳体的轴向开有通孔,所述芯线设置在该通孔中,芯线的内端部穿过所述外壳与调谐器电路模块的相应接口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接头还包括金属底座、用于隔离直流电和低频交流电的瓷介电容;所述金属底座安装在外壳的表面上,所述瓷介电容设置在管状金属壳体与金属底座之间,所述管状金属壳体通过瓷介电容和金属底座与外壳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芯线绝缘体的内端部伸出管状金属壳体并抵触在外壳的表面上,所述金属底座具有套装在芯线绝缘体上的管状主体,其内端部抵触在外壳的表面上,所述瓷介电容为环形,其套装在芯线绝缘体上并且其外极板与管状金属壳体相抵接,内极板与金属座的管状主体相抵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信号接头还包括隔离绝缘体;所述管状金属壳体由外小内大的两个管段构成,该两个管段之间为管状金属壳体的变径部,所述瓷介电容的外极板抵接在该变径部上,所述金属底座由所述管状主体和基座构成,基座为从管状主体内端部沿管状金属壳体的径向延伸出的圆环形基座,该基座与所述管状金属壳体的大径管段的外边沿平齐,所述隔离绝缘体适配设置在管状金属壳体和金属底座之间的间隙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管状金属壳体与芯线绝缘体之间螺纹配合或者紧配结合,所述金属底座与芯线绝缘体之间螺纹配合或者紧配结合。
为了使信号接头的结构更为紧凑小巧,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瓷介电容为由介质和设置在介质两端面的金属镀层构成的半成品瓷介电容,所述两金属镀层作为瓷介电容的内、外极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底座的基座内端面设置有固定脚,该固定脚焊接在所述外壳的表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调谐器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耐高压电容;所述芯线的内端部通过该耐高压电容与调谐器电路模块的相应接口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调谐器增设有一个或以上所述的信号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易迩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易迩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11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记录系统
- 下一篇:受限宽带用户的地址分配方法和鉴权引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