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听力仪器的无线音频信号接收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1680.2 | 申请日: | 200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9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R·普拉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峰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7 | 分类号: | H01Q1/27;H01Q1/38;H01Q7/00;H04R2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戴开良;王英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听力 仪器 无线 音频 信号 接收器 装置 | ||
1.一种从远端源(12)接收音频信号的接收器装置(10),其包括:
磁环天线(20),用于接收携带音频信号的射频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21),用于复原由所述天线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中的音频信号,
输出接口装置(24),其能够与听力仪器(16)的输入接口装置(26)以机械方式连接,所述听力仪器(16)用于佩带在用户的耳朵上,来将来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所述音频信号作为所述听力仪器的输入来提供,以及
壳体(18、64),其封装所述天线和所述信号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天线设计为在至少部分可弯曲的绝缘衬底(55)上的具有环状导体(56)的印刷板电路,并且所述天线包括定义第一平面的第一部分(58)以及定义第二平面的第二部分(60),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的指向彼此之间成相对60度至120度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天线(20)的所述第一部分(58)靠近并与所述壳体(64)的第一侧壁(66)对齐,并且所述天线的第二部分(60)靠近并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68)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之一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天线(20)的所述第一部分(58)和第二部分(60)形成在所述衬底(55)的硬质部分上,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形成在所述衬底的可弯曲部分上的弯曲部分(62)连接。
4.一种用于从远端源(12)接收音频信号的接收器装置(10),其包括:
壳体(18、80),由塑料材料制成;
磁环天线(20),用于接收携带音频信号的射频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21),用于复原由所述天线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中的音频信号;
输出接口装置(24),其能够与听力仪器(16)的输入接口装置(26)以机械方式连接,该听力仪器(16)用于佩带在用户的耳朵上,来将来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所述音频信号作为所述听力仪器的输入来提供,
其中所述壳体封装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天线由所述壳体的成角度的部分(82、84)形成,在该成角度的部分中集成了环状导体(56),所述环状导体形成了定义第一平面的第一天线部分(58)和定义了第二平面的第二天线部分(60),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的指向彼此之间成相对60度至120度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天线(20)的所述第一部分(58)和第二部分(60)由所述天线的弯曲部分(6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天线(20)的所述第一部分(58)和第二部分(60)包括所述天线的至少80%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天线(20)的所述第一部分(58)和第二部分(60)具有实质上相同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天线(20)的所述第一部分(58)和第二部分(60)实质上相互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导体(56)包括一至三匝。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接收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角度为80度至100度。
11.一种听力仪器(50),其用于佩带在用户耳朵上并能够从远端源(12)接收音频信号,该听力仪器包括:
磁环天线(20),用于接收携带音频信号的射频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21),用于复原由所述天线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中的音频信号;
输出换能器(38),用于根据所述复原的音频信号刺激所述用户的听觉;以及
壳体(52、64),其封装所述天线和所述信号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天线设计为在至少部分可弯曲的绝缘衬底(55)上的具有环状导体(56)的印刷板电路(54),并且所述天线包括定义第一平面的第一部分(58)和定义第二平面的第二部分(60),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的指向成60度至120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峰力公司,未经峰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16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