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吸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1733.0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7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余俊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俊忠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 代理人: | 丁楚浩 |
地址: | 515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自吸泵,是一种利用电机通过偏心轮带动皮碗进行拉伸和压缩从而在交换室中实现流体的交替流动,适合于作为气泵,也适合于作为水泵,具体地,涉及这类自吸泵中阀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泵的进、出气阀片系分别安装在阀门座的两侧,由进、出气阀片实现对进、出气孔的封闭和打开,通常,阀片被制作成带把的或有部分形成凸柱状,而进、出气孔中设置有与把或凸柱状配合的固定结构,使进、出气阀片能够装配在进、出气孔上,这类泵其阀结构复杂,装配上也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的自吸泵,以方便生产和节省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由下列方案实现:
一种自吸泵,电机通过偏心轮带动皮碗进行拉伸和压缩,其特点是,
阀门座分为阀门上座和阀门下座,阀门上座和阀门下座均开有供流体进或出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制作在同一张硅胶片上而成为阀门片;
由阀门上座第一通孔和阀门下座第一通孔叠合产生的突出部位构成限制第一阀片运动方向的第一阻挡部,由阀门上座第二通孔和阀门下座第二通孔叠合产生的突出部位构成限制第二阀片运动方向的第二阻挡部;
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分别阻挡限制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在皮碗拉伸或压缩中的运动方向刚好相反;
阀门片夹于在阀门上座和阀门下座之间。
这样,在拉伸或压缩中,由于第一阻挡部或第二阻挡部的阻挡作用,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中有一个受其阻挡部限制而处于关闭状态,另一个则不受其阻挡部阻挡而可以被打开,于是,流体能够被吸入并被送出。
上述方案中,阀门片的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阀门上座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阀门下座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构成了一个阀,自吸泵中可同时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所述的阀以及相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皮碗。
本发明的自吸泵,其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被分布在同一张硅胶片上,可以一次制作成型,且阀门片被夹于阀门上座和阀门下座之间,可节省硅胶材料和简化工艺,又可省去阀门座上与带把或凸柱状配合结构的设置而简化结构,尤其是,装配上将变得十分简单,只须将阀门片夹于阀门上座与阀门下座之间则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须将进气阀片与出气阀片安装在阀门座的两侧且安装中须将阀片的带把或凸柱状插入孔中或套在凸柱上所带来的繁琐,有利于大大简化装配步骤,提高装配效率以及节省人工成本。
图面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吸泵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分离示意图;
图2是图1自吸泵中阀门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自吸泵中阀门上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自吸泵中阀门下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1自吸泵中阀门上座和阀门下座叠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1自吸泵中阀门片夹于阀门上座和阀门下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1自吸泵中交换座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出具体详述:
参见图1和图7,自吸泵包括电机1、泵座2、偏心轮3、推件4、皮碗座5、皮碗6、阀门下座7、阀门片8、阀门上座9、密封胶垫10以及交换座11,各部件依次由下而上装配而成,其中,交换座11中设有流体入口11a和进入腔室11b,还设有送出腔室11c和流体出口11d,交换座11与密封胶垫10、阀门上座9、阀门片8、阀门下座7以及皮碗6构成了流体进出通道,由皮碗的拉伸使流体从流体入口11a经进入腔室11b而进入皮碗,再由皮碗的压缩使流体从皮碗经送出腔室11c由流体出口11d送出。
参见图2,4个第一阀片81和4个第二阀片82一次成型在同一张硅胶材料的阀门片8上,每个第一阀片81和每个第二阀片82均一端连接于阀门片8而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4个第二阀片82排成一个圆形且它们的固定端均被连接在中央部位83处,它们相邻之间均有一根连接条84,由连接条84连接着中央部位83,4个第一阀片81均匀分布在圆形的外围,分别位于4个第二阀片82自由端的外侧,使每一个第二阀片82与它最接近的一个第一阀片81能够处于同一个圆中,以便可与一个皮碗6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俊忠,未经余俊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1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改善的电学性质的增塑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