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料含碳量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2621.7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焦光武;高新洲;彭一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14 | 分类号: | F27B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料含碳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烧结料含碳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分析得到的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预设的目标含碳量进行比较;
若所述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所述目标含碳量不一致,则对烧结料中含碳燃料的用量进行调整直至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目标含碳量一致,再进行常规的烧结生产;
在所述常规的烧结生产之后,根据工业需求指标对目标含碳量进行反馈调节,并根据反馈后的目标含碳量继续对烧结料中的含碳量进行比较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料含碳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目标含碳量不一致,则对烧结料中含碳燃料的用量进行调整直至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目标含碳量一致,包括:若所述烧结料中的含碳量大于或者小于所述目标含碳量,则先计算出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目标含碳量之间的差值,再反算出包含所述差值的烧结料中含碳燃料用量;接着根据反算出的烧结料中含碳燃料用量减少或者增加烧结料中含碳燃料的用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结料含碳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反算出的烧结料中含碳燃料用量减少或者增加烧结料中含碳燃料的用量的同时,通过圆盘给料机和电子皮带秤对所述减少或者增加的烧结料中含碳燃料的用量进行实时监测;若通过所述监测得到的实际用量与理论用量不一致,则对减少或者增加的烧结料中含碳燃料的用量进行调整直至监测得到的实际用量与所述理论用量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结料含碳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通过监测得到的实际用量与理论用量不一致,则对减少或者增加的烧结料中含碳燃料的用量进行调整直至监测得到的实际用量与理论用量一致,包括:若通过所述监测得到的实际用量与所述理论用量在误差范围之外,则对所述减少或者增加的烧结料中含碳燃料的用量进行调整直至监测得到的实际用量与理论用量在所述误差范围之内;其中,误差范围由现场工业生产需求决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料含碳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分析得到的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预设的目标含碳量进行比较;若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目标含碳量不一致,则对烧结料中含碳燃料的用量进行调整直至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目标含碳量一致包括:对所述烧结料进行理化分析,将所述理化分析的结果传输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所述服务器计算烧结料中的含碳量,并将得到的含碳量存储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服务器再将计算得到的含碳量与所述预设的目标含碳量进行比较;若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目标含碳量不一致,则将调整信号通过PLC传输到圆盘给料机和电子皮带秤对烧结料的用量进行调整直至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目标含碳量一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烧结料含碳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常规的烧结生产之后,根据工业需求指标对目标含碳量进行反馈调节,并根据反馈后的目标含碳量继续对烧结料中的含碳量进行比较调节,包括:在所述常规的烧结生产之后,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所述工业需求指标数据传输到所述服务器;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工业需求指标与预设的目标工业需求指标进行比较;若得到的工业需求指标与所述预设的目标工业需求指标不一致,则对所述目标含碳量进行反馈调节,并根据目标含碳量的调节量将调整信息通过所述PLC传输到所述圆盘给料机和所述电子皮带秤对所述烧结料的用量进行调节;再基于调节后的目标含碳量对调节后的烧结料中的含碳量进行比较调节。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烧结料含碳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烧结料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则对变化之后的烧结料进行理化分析,得到烧结料的含碳量;并对所述目标含碳量进行调整;再将变化之后的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调整之后的目标含碳量进行比较;若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目标含碳量不一致,则对烧结料的用量进行调整直至烧结料中的含碳量与目标含碳量一致,再进行常规的烧结生产;在所述常规的烧结生产之后,根据工业需求指标对目标含碳量进行反馈调节,并根据反馈后的目标含碳量继续对烧结料中的含碳量进行比较调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烧结料含碳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含碳量进行调整,包括:将所述变化之后的烧结料中非燃料的含碳量与变化之前的烧结料中非燃料的含碳量进行减法运算,得到非燃料的含碳量的差值;再将非燃料的含碳量的差值除以10,得到所述目标含碳量的调节量;根据所述调节量对目标含碳量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26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苗酒配方
- 下一篇:一种合成乙酸乙酯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