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台起重机协同作业载荷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2878.2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8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何勇;周斌;林艺辉;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协同 作业 载荷 分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载荷分配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台起重机协同作业载荷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起重机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程机械,在石油化工、电力建设、水利水电、桥梁施工等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中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方兴未艾,尤其是冶金、核电、码头等方面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大型吊装日益增多,作业环境日益复杂,单台起重机往往满足不了作业需求,双机或者多机吊装日益增多。
目前,双机吊装往往采取人工编制吊装作业方案,依靠人工经验协调完成吊装。而且双机吊装缺乏有效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仅凭人工经验,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不能充分保障吊装作业的安全进行,而且效率非常低,增加了吊装的成本。
双机吊装作业复杂,随着吊点速度和作业方位的变化,作用于某个吊点的载荷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因载荷分布不均而发生断臂等危险事故。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有必要分析双机协调吊装作业过程的动态载荷,防止某台起重机过载而发生危险事故,从而提出合理的双机协同吊装作业载荷分配策略,科学、有效指导实际吊装作业。另一方面研发一套基于虚拟现实的协同吊装仿真系统,通过协同吊装作业过程的三维仿真,辅助吊装作业方案的制定,对降低双机协同吊装风险也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台起重机协同作业载荷分配方法,计算双台汽车起重机吊装过程中载荷的分配,制定吊装作业方案,指导实际吊装,降低双机协同吊装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台起重机协同作业载荷分配方法,该方法为:
1)三维场景建模:提供多机型起重机数据,以模型数据文件的形式建立起重机模型库;
2)起重机选型:用户根据工况从起重机模型库中选择符合吊装要求的主起重机和辅起重机;
3)起重机配置:根据负载能力、起升高度的吊装作业要求配置两台起重机伸缩臂的伸缩比、配重;
4)双台起重机协同吊装动作计算:应用逆运动学原理,根据设备的期望运动,即双机起升、双机翻转、双机旋转,确定两台起重机的协同动作序列;
5)双台起重机协同吊装参数计算:根据静力学原理计算两台起重机在双机起升、双机翻转、双机旋转时的载荷;
6)设定吊装目标点,通过键盘操作来实现吊装模拟操作,判断吊装物是否达到所设置的吊装目标点;若是,进入7);若否,返回4);
7)结束吊装过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三维场景建模分为两种:1)OpenGL提供绘制的长方体、圆柱、圆锥、圆环、球五种基本几何体;2)除长方体、圆柱、圆锥、圆环、球五种基本几何体之外的模型,通过Pro/E制作模型文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5)中,两台起重机的协同动作序列计算过程如下:
1)双机起升的状态包括同步起升和不同步起升:
同步起升状态变化如下式:
不同步起升状态变化如下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2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光伏组件集成板的光伏阵列
- 下一篇:电脑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