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升保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3009.1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曹光荣;陈杰;曹毅;李鲜明;许传洲;金润生;张岩;张文锋;程航;萧子渊;徐鸣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上海同力建设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B66F3/42;B66F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升保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升保顶系统。
背景技术
在起重安装领域中,常用液压千斤顶举升重物,在将重物顶升到预定高度后进行后续作业,为防止重物因液压千斤顶不可避免的泄漏而自动下降或因意外而迅速下降,从而导致严重的人身、设备事故,常用机械方法固定,常称之谓“保顶”。目前施工中常用螺旋支撑装置支撑、专用钢墩支撑、木墩支撑等措施,这些方法需占用作业空间,影响后续作业,在实施中也比较麻烦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升保顶系统,以实现顶升装置与保顶装置的一体化,使顶升保顶系统的顶升及保顶工作安全且有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顶升保顶系统,其包括液压系统、柱塞式液压缸、跟随机构和齿轮传动系统,所述柱塞式液压缸包括缸体、顶板和柱塞,所述跟随机构包括锥齿轮螺母和螺杆,所述锥齿轮螺母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杆外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螺杆设于所述锥齿轮螺母内,所述缸体上设有放气阀,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柱塞上,所述柱塞、锥齿轮螺母和螺杆均设置于所述缸体中,所述液压系统驱动所述柱塞上升或下降,所述齿轮传动系统驱动所述锥齿轮螺母旋转,使所述螺杆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竖向投影位置位于所述柱塞的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保顶系统还包括磁致伸缩传感器、磁环和磁环架,所述磁致伸缩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底部,所述磁环与所述磁环架均设置于所述螺杆中,所述磁环与所述磁致伸缩传感器系非接触式安装,所述磁环架与所述柱塞上的顶板连接并随所述柱塞上下运动,所述磁致伸缩传感器通过所述磁 环与磁环架测量所述柱塞的行程。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传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和龆轮,所述液压马达设置于所述缸体上,所述龆轮与所述锥齿轮螺母啮合,所述液压马达驱动所述龆轮转动以带动所述锥齿轮螺母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保顶系统还包括防转限位柱销,其用于将所述螺杆与所述柱塞连接,使所述螺杆不跟随所述锥齿轮螺母转动,而仅作轴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驱动所述柱塞式液压缸中的柱塞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恒压变量泵,所述恒压变量泵用于驱动所述液压马达。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液控单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使液压泵中的油单向流入到柱塞式液压缸中,而不会倒流,所述恒压变量泵还用于驱动所述液控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顶升保顶系统将顶升装置和保顶装置组合,形成顶升、保顶一体化的顶升保顶系统。该顶升保顶系统进行上升作业时,柱塞上升,在齿轮传动系统驱动下,作为保顶的螺杆随之紧跟柱塞上升,锥齿轮螺母则紧贴柱塞式液压缸的缸底,一旦柱塞式液压缸失效,螺杆和螺母的组合能够起到保顶作用;该顶升装置进行下降作业时,在齿轮传动系统反向驱动下,螺母首先反方向旋转,螺杆先下降,然后柱塞下降,在整个柱塞下降的过程中,螺杆和顶板始终保持一段安全距离,这样,既能满足柱塞下降过程的同步控制,又能在液压系统失效时,在安全范围内及时保顶,以确保该顶升保顶系统在工作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顶升保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顶升保顶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在图1和图2中,
1:液压系统;11:液压泵;12:恒压变量泵;13:液控单向阀;14:电磁换向阀;15:电液比例调速阀;16:溢流阀;17:单向阀;18:快速接头;19:应急缸;2:柱塞式液压缸;21:缸体;22:顶板;23:柱塞;24:放气阀;3:跟随机构;31:锥齿轮螺母;32:螺杆;4:齿轮传动系统;41:液压马达;42:龆轮;51:磁致伸缩传感器;52:磁环;53:磁环架;6:防转限位柱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顶升保顶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上海同力建设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上海同力建设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3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