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式输送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3068.9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7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3/00 | 分类号: | B08B13/00;B08B3/02;B65G3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周美华 |
地址: | 51812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式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油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螺旋式输送物料并对物料进行清洗除油的螺旋式输送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环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环境保护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关注的问题。而工业废料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节省能源,对带动社会效益起着积极作用。
工业废料的回收再利用首先需要对工业废料进行去污清洗,以废铜料的回收再利用为例,首先应该将废铜料附着的油污去除,传统的废铜料的去油污方法为人工去除油污,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增加劳动强度,而且去污效果也不好,影响了废铜料的再利用,因此,有必要对废铜料回收再利用工艺进行改进。
鉴于上述情况,中国专利文献CN102225403A公开了一种螺旋式输送清洗设备,该种设备包括上料工位、清洗溶液槽、喷淋泵、螺旋输送滚筒、喷淋管、喷嘴以及下料机构。其基本工作流程是:上料工位将待清洗物料送至螺旋输送滚筒,物料沿螺旋滚筒壁向前滚动,喷淋泵将溶液打入喷淋管中,溶液从喷嘴喷出,实现对物料的喷洗,清洗完的物料送至烘干段进行烘干,然后再将烘干后的物料送至下料机构以用于后续工序操作。
该现有技术相对于人工去油污来说,既节省了人工劳动力,而且去污效果好、效率高,但是该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在该现有技术中,烘干段设置在清洗管部分后方,一同设置在螺旋输送 滚筒内部,该种设置方式,一方面会造成清洗段部分的清洗液随同物料进入烘干段部分,既影响烘干段部分的烘干效果,以致影响烘干后续的工序,又导致清洗液的浪费,另一方面,在高温下烘干时,液体被气化时由于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容易与螺旋输送滚筒内的内壁接触而被降温液化,进而导致烘干效果不好;因此,该种将烘干段设置在螺旋滚筒内部的方式不可取。而如果简单地将烘干段设置在螺旋输送滚筒的外部,清洗完毕的物料则由下料机构进入烘干段,同样存在清洗液会随物料一同进入烘干段,以致影响烘干效果的问题,因此,为了防止螺旋输送滚筒内的清洗液进入烘干段,传统的解决方式为在螺旋输送滚筒与烘干段之间设置阀门,在清洗除油时阀门关闭,清洗除油结束时阀门开启,但是,在开启阀门时,清洗液还是会随物料进入烘干段,无法彻底解决烘干效果差的问题,因此,简单的通过阀门进行控制无法克服物料输送通过时,螺旋输送滚筒内的清洗液会流至烘干段,影响烘干段烘干效果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螺旋式输送除油装置无法同时满足物料输送通过螺旋输送滚筒出口,又可以防止螺旋输送滚筒内的清洗液进入下道烘干工序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螺旋式输送除油装置中清洗除油部分的清洗液流至烘干段,影响烘干段烘干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烘干段设置在螺旋输送滚筒外部,既不影响清洗除油部分将物料输送至烘干段进行烘干,又能防止清洗除油部分的清洗液进入烘干段的螺旋式输送除油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一种螺旋式输送除油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滚筒,包括沿其内壁设置的用于输送物料的第一螺旋通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旋通道两端的、分别用于接收物料的入口和用于输送物料的出口;传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螺旋输送滚筒旋转;除油组件,用于对所述螺旋输送滚筒内的物料进行除油处理;还包括周转输送组件,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 螺旋通道输出的物料并将物料输送至下道工序的受料机构中,其包括铲斗,固定设置于所述螺旋输送滚筒内壁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出口相对,以使物料从所述出口进入所述铲斗内,所述铲斗上成型有用于排除随物料一起进入所述铲斗的清洗液的排水口;周转滚筒,其一端穿过所述螺旋输送滚筒的所述出口并位于所述螺旋滚筒内,另一端连接下道工序的所述受料机构,位于所述螺旋滚筒内的所述一端为封闭设置,在靠近该端部的所述周转滚筒的侧壁上成型对应所述铲斗开口以接收铲斗倾倒物料的接收口。
所述排水口为成型于所述铲斗的两侧壁以及连接于两所述侧壁之间的铲装底板上的多个小孔。
所述铲装底板与所述螺旋输送滚筒内壁连接处的连接线的外切面与所述铲装底板之间的夹角为100°。
所述周转滚筒内壁设置有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物料入口位置与所述周转滚筒的所述接收口位置相对应。
所述螺旋输送滚筒的内壁间隔设置多个沿所述螺旋输送滚筒轴向延伸的操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30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卷机自动上钢卷装置及上钢卷的方法
- 下一篇:玻璃的风刀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