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便携式空气密度测定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3395.4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谭波;朱帅虎;宋宜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9/00 | 分类号: | G01N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空气 密度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通风参数测定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矿用便携式空气密度测定仪。
背景技术
矿井日常通风管理(如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中,井下空气密度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密度测定方法是利用干湿球温度计测定干湿球温度,计算干湿球温度差,查表得到空气相对湿度,利用干球温度查表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分压,利用气压计测定空气压力后,根据空气密度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测定点的空气密度,整个操作过程繁琐,测定后数据处理工作量较大,而且矿井井下温度一般不超过60℃,传统的机械式干湿球温度计量程为0~100℃,大量程必然造成测定仪器不便于携带;而电子式空气湿度测定仪对于实际环境不敏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精度高的矿用便携式空气密度测定仪。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矿用便携式空气密度测定仪,包括控制部和测量部;
所述控制部的正面设有输入参数显示面板、输出参数显示面板、操作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部内设有自下面至背面的空气通道,并在背面的空气通道出口处设有风扇,所述控制部的侧面设有开关,所述空气通道内设有空气压力传感器;
所述测量部包括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所述控制部设于所述测量部的上部,所述测量部内设有自下而上的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的上口与所述控制部下面的空气通道的进口连接,所述测量部的正面设有干球温度计读数显示区和湿球温度计读数显示区。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矿用便携式空气密度测定仪,通过空气压力传感器获取空气压力,通过干、湿球温度计读取干湿温度,通过操作控制面板输入参数后计算得出矿井井下测定点当时当地温度所对应的饱和水蒸汽分压、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密度,减小了传统测定方法中数据处理的工作量,为矿井空气密度参数的获取提供便捷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矿用便携式空气密度测定仪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矿用便携式空气密度测定仪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入参数显示面板,2.输出参数显示面板,3.操作控制面板,4.干球温度计,5.湿球温度计,6.风扇,7.风流方向,8.总电源开关,9.风扇运转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矿用便携式空气密度测定仪,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控制部和测量部;
所述控制部的正面设有输入参数显示面板、输出参数显示面板、操作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部内设有自下面至背面的空气通道,并在背面的空气通道出口处设有风扇,所述控制部的侧面设有开关,所述空气通道内设有空气压力传感器;
所述测量部包括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所述控制部设于所述测量部的上部,所述测量部内设有自下而上的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的上口与所述控制部下面的空气通道的进口连接,所述测量部的正面设有干球温度计读数显示区和湿球温度计读数显示区。
所述输入参数显示面板包括空气压力显示区、干球温度显示区和湿球温度显示区。
所述输出参数显示面板包括饱和水蒸汽分压显示区、空气相对湿度显示区和空气密度显示区。
所述操作控制面板包括0~9数字键、小数点键、删除键和确认键。
所述风扇连接有电机。
所述开关包括总电源开关、风扇运转开关。
所述控制部设有防爆装置。
本发明的便携式空气密度测定仪,可以作为矿井空气密度测定装置,采用半自动控制参数的输入,各部分的具体原理和操作如下:
输入参数显示面板中显示输入参数包括空气压力、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空气压力由所述空气压力传感器直接获取,干球温度由干球温度计读取后通过操作控制面板直接输入,湿球温度由湿球温度计读取后通过操作控制面板直接输入。
输出参数显示面板中显示参数包括干球温度对应的饱和水蒸汽分压、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密度。
操作控制面板包括0~9数字键、小数点键、删除键和确认键。风扇位于控制部的背部,风扇由电机带动运转,控制电机状态的开关位于控制部的右侧。
干球温度计和所述湿球温度计测量上限为60℃,测量下限为0℃。
控制部采用防爆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33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