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轴承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3460.3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5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朝;于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65021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静压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压轴承轴承体,特别涉及一种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轴承体。
背景技术
球磨机的规格不断增大,对静压轴承的承载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轴承体调心性能、轴承体强度和刚度及其上油腔结构形式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轴承体。
本发明之轴承体设有两个单耳环、油腔、轴向减重孔和减重孔,减重孔与轴向减重孔垂直,油腔是由一个主油腔、两个辅助油腔、一个补油腔、两条变截面集束油沟、多个出油孔、筋板、多条水平进油道和多条垂直进油道构成,主油腔是三列并联多个出油孔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是与主油腔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个出油孔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是单列串联两个出油孔的矩形油腔;每列出油孔通过水平进油道与垂直进油道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轴承体调心性能好,轴承体强重比大,油腔的结构形式利于形成沿周向呈半周正玄曲线的油膜压力分布,多出油孔和集束油沟形式利于形成沿轴向压力均匀的油膜,轴承体的承载能力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之轴承体10设有两个单耳环100、油腔101、筋板111、轴向减重孔109和减重孔110,减重孔110与轴向减重孔109垂直,油腔101是由一个主油腔102、两个辅助油腔103、一个补油腔104、两条变截面集束油沟105、多个出油孔106、多条水平进油道107和多条垂直进油道108构成,主油腔102是三列并联多个出油孔106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103是与主油腔102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个出油孔106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104是单列串联两个出油孔106的矩形油腔;每列出油孔106通过水平进油道107与垂直进油道108连通。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球磨机满载静止时,由于主油腔102的宽度小于中空轴轴颈与轴承体接触弹性变形宽度,借助具有背压功能的三列并联油路,形成主油腔102封闭空间,其内压力升高的液压油与轴承体结构共同承担回转体及混合物的重量;球磨机满载启动及正常工作时,液压泵站的高压油经主油腔102、两个辅助油腔103的多个出油孔106压入到中空轴轴颈与静压轴承轴承体间,将回转体浮起,形成完整的润滑油膜,中空轴轴颈转动时,中空轴轴颈旋转使吸附于其外圆柱面上的液压油随之运动,中空轴轴颈旋入轴承体上内圆柱面间一侧的润滑油膜减薄,甚至出现润滑油膜不完整,液压泵站的低压油经补油腔104串联的两个出油孔106流出,确保润滑油膜完整,实现完全液体润滑,轴承体10与轴承座铰链连接,调心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未经昆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3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耦合变频式空气涡轮制冷系统及联供方法
- 下一篇:瓶装食品微波灭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