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B抗体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及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53641.6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飞;王单晶;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G01N33/577;C12R1/91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染性 气管炎 病毒 gb 抗体 检测 阻断 elisa 试剂盒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B抗体检测的阻断ELISA试剂盒,还涉及一种用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B抗体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的用途。
背景技术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e,IBRV)即牛1型疱疹病毒(Bovine herpe svirus-1,BHV-1)引起的一种牛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
牛1型疱疹病毒(BHV-1)是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的成员,它是一种有囊膜的双股DNA病毒。BHV-1的病毒粒子为圆球型,成熟的粒子直径约有150~220nm,主要包括核心、衣壳被膜和囊膜三部分。其中核心是由病毒的DNA和蛋白质相互缠绕而成,而核衣壳是一个二十面体,它外观呈六角形,空间上立体对称。其外表面有162个壳粒,周围是一圈带有脂质的囊膜。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临床症状分为呼吸道型、生殖道型、流产型、脑炎型和眼炎型五种。呼吸道型表现为鼻气管炎,为本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生殖道型表现为母畜外阴阴道炎,又称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公畜龟头包皮炎,因此称传染性脓疱性龟头包皮炎;流产型一般见初胎青年母牛怀孕期的任何阶段,也可发生于经产母牛;脑炎型:易发生于4~6月龄犊牛;眼炎型表现为结膜角膜炎,常与呼吸道型合并发生。IBRV感染后虽然没有显示出很高高的死亡率,但是感染后会造成潜伏感染和终生感染,而且病牛会长期甚至终生都带毒,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时,则又重新激活,向外排毒,使得该病极难根治。
该病于1955年被首次发现,至今几乎所有的国家均检出IBR抗体。目前仅在澳大利亚、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瑞士根除了该病。我国最早是于20世纪70年代在进口牛群中发现该病。20世纪80年代由周泰冲等在深圳海关从新西兰的进口奶牛中分离出该病病毒,之后在1986年由邓沛霖、1987年由王则兴等又从乳牛、水牛、黄牛中分离到此病毒,证实IBR在我国牛群中确实存在。在本实验室,2012年由范强等利用乳胶凝集抗体检测的方法检测了从我国内蒙古、新疆和江苏三省采集的521份临床样品,阳性率达到34.57%。
病毒中和试验(VN)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检测抗体的常规方法,欧洲的实验室已经建立一些阻断ELISA方法,主要应用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本发明制备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该单抗,建立了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均在推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控制和消灭计划,其基本做法法是推广使用基因缺失疫苗和配套的鉴别诊断试剂盒,一方面通过疫苗免疫降低发病率和感染率,另一方面通过鉴别诊断筛选出免疫后的带毒牛,将带毒牛进行隔离饲养或直接淘汰,逐步使牛群得到净化。我国作为养牛大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危害十分严重,有条件的牛场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逐步实施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控制和净化,提高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gB病毒抗体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该试剂盒敏感性强,特异性高,使用方便,易于标准化,与美国IDEXX gE阻断试剂盒相比,有很高阳性符合率及阴性符合率,可以作为诊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标准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B抗体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在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中的应用,该应用用于检测牛血清中有无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抗体出现,即检测被检牛是否感染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灵敏性极强,几乎无假阳性及假阴性出现,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样品的检测,可以作为调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情况的金标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3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