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记忆绵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3921.7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2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伊曼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记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枕头,尤其涉及一种记忆绵枕。
背景技术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床上度过,睡眠休息是为了恢复精力和体力,作为必备的家居生活用品,枕头的优劣关系到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很多利用记忆绵材料制成的舒适枕头,记忆绵是一种温度感应泡沫胶,能吸收人体的体重,具有能让人体的脊椎和关节以其自然的省力状态休息的功能,利用记忆绵材料制成的枕头与普通的传统枕头相比较具有更舒适更能释放压力的功能。
然而现有的记忆绵枕在结构上通常为一体式,其整体材料一体发泡而成,故整体软硬度一致,而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人群对枕头的软硬度要求并不相同,对枕头的高度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现有的这样记忆绵枕并不能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无法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忆绵枕。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记忆绵枕,它包括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的记忆绵枕体、分别可抽离地套设在第一孔和第二孔内的柔性绵芯体和硬性绵芯体,记忆绵枕体具有前侧凸部、后侧凸部和连接与前侧凸部和后侧凸部之间的凹部,第一孔和第二孔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并且分别开设在前侧凸部和后侧凸部内。前侧凸部、凹部和后侧凸部结合形成符合人体颈部工学的曲弧结构,人体的颈部由前侧凸部或后侧凸部支撑,凹部则用于支撑人体的头部,使得人体的头部和颈部都能够得到合理的支撑和放松。
柔性绵芯体和硬性绵芯体可以使用记忆绵,也可以使用普通海绵,在一种更优的方案中,柔性绵芯体的材质采用超柔绵,硬性绵芯体的材质采用高回弹立体绵。
进一步地,柔性绵芯体和硬性绵芯体设计为圆柱形,更加符合人体颈部工学,使用者在枕用时感觉更加舒服。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本申请中的记忆绵枕可调换方向,其前后方向之间可互换,因此本申请的“前侧凸部”、“后侧凸部”等中的“前”和“后”,只是为了对部件之间进行区分,不具有方向性的定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记忆绵枕,硬性绵芯体的支撑性好,硬度高,适合喜欢睡硬枕头的人群;柔性绵芯体质硬度低,适合喜欢睡软枕头的人群,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和需求调转枕头来选择枕用带有硬性绵芯体的一侧还是带有柔性绵芯体的一侧。硬性绵芯体和柔性绵芯体还可从记忆绵枕体中抽离,从而实现降低枕头高度的效果,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枕头高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记忆绵枕体;11、第一孔;12、第二孔;13、前侧凸部;14、后侧凸部;15、凹部;
2、柔性绵芯体;
3、硬性绵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一种记忆绵枕,它包括具有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的记忆绵枕体1、分别可抽离地套设在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内的柔性绵芯体2和硬性绵芯体3。
记忆绵枕体1具有前侧凸部13、后侧凸部14和连接与前侧凸部13和后侧凸部14之间的凹部15。前侧凸部13、凹部15和后侧凸部14结合形成符合人体颈部工学的曲弧结构。
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并且分别开设在前侧凸部13和后侧凸部14内。并且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分别在左右方向上贯穿前侧凸部13和后侧凸部14。
柔性绵芯体2材质为超柔绵。硬性绵芯体3材质为高回弹立体绵。
柔性绵芯体2和硬性绵芯体3为圆柱形。
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和需求调转枕头来选择枕用带有硬性绵芯体3的一侧还是带有柔性绵芯体2的一侧。还可将硬性绵芯体3和柔性绵芯体2从记忆绵枕体1中抽离,从而实现降低枕头高度的效果。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伊曼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诺伊曼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3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壳底座加工机
- 下一篇: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