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IM-5分子筛及催化剂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4352.8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7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文;王永睿;慕旭宏;舒兴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70 | 分类号: | B01J29/70;C07C15/08;C07C2/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im 分子筛 催化剂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及烷基化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甲苯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及甲苯烷基化方法。
背景技术
甲苯甲醇烷基化反应的工业应用价值很高,可以使价格低廉的甲苯和甲醇发生烷基化反应而生成二甲苯,特别是生成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对二甲苯。
20世纪70年代美国Mobil公司开发了ZSM-5择形分子筛,由于ZSM-5分子筛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且孔道直径与对二甲苯分子的大小接近,有利于对二甲苯的扩散,因此使甲苯与甲醇烷基化高选择性地制备对二甲苯成为可能。但以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元时,甲苯转化率较低,仅为28~35%;ZSM-5分子筛的外表面酸性位使对二甲苯发生异构化,降低了对位产物的收率;二甲苯的歧化反应和烷基化反应使二甲苯选择性下降。为提高对二甲苯的选择性,人们对ZSM-5分子筛进行了改性处理。
CN1060099C、USP4950835A和USP6504072B1对ZSM-5分子筛进行了磷、镁或稀土元素的改性,来调变分子筛的表面酸性,使分子筛表面强酸中心减少,弱酸中心相对增加,抑制二甲苯异构化、歧化和烷基化等副反应的发生,提高对-二甲苯和二甲苯的选择性,但甲苯的转化率明显下降,仅为10~14%,活性稳定性变差。
此外人们还在寻找比ZSM-5分子筛有更好催化性能的催化材料。IM-5分子筛由法国(IFP公司)的Benazzi等人首次合成,它具有10元环二维孔道结构,良好的热和水热稳定性,在FCC、尾气脱氮、加氢裂化等方面都有应用,催化性能显著。
CN1214962A公开了使用改善含有10个以上碳原子的链烷烃物料流点的方法,包括在温度170~500℃、压力1~250巴和每小时体积速度0.05~100h-1条件下,在每升物料50~2000升氢的存在下将待处理物料与以IM-5沸石为主要成分的催化剂和至少一种加氢-脱氢元素进行接触。该发明还指出催化剂中可含有磷,以相对于载体的五氧化二磷表示的磷含量低于15重量%,所述载体为分子筛加基质的混合物。
CN102040460A公开了一种甲苯甲醇甲基化反应的方法,包括:将甲苯和甲醇与含有HIM-5分子筛的催化剂接触反应,其中HIM-5分子筛的SiO2/Al2O3摩尔比为20~150。所述催化剂用于甲苯甲醇甲基化反应过程中,甲苯转化率有所提高,但对二甲苯选择性选择性仍偏低,为22质量%左右。
CN102205251A公开了一种用于甲苯烷基化反应的磷改性IM-5分子筛,其以P2O5计的磷含量为5~9质量%,用该分子筛制备的催化剂用于甲苯甲基化反应,具有较高的二甲苯选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IM-5分子筛及催化剂和应用,该改性IM-5分子筛及用其制备的催化剂,用于甲苯甲基化反应,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并提高二甲苯选择性和对二甲苯选择性。
本发明提供的改性IM-5分子筛,包括IM-5分子筛和改性元素,所述的改性元素为贵金属、磷和硅,以IM-5分子筛为基准计算的贵金属含量为0.01~1.0质量%,以P2O5计的磷含量为2~15质量%,以SiO2计的硅含量为5~15质量%。
本发明使用贵金属改性的IM-5分子筛,同时含有改性元素磷和硅,使制得的分子筛用于甲苯甲基化反应,可在氢气和水存在下反应,从而提高催化活性稳定性,并提高二甲苯选择性和对二甲苯选择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IM-5分子筛用磷硅复合改性后,IM-5分子筛的孔径和孔口得到修饰,内外表面的强酸中心消失,对二甲苯和二甲苯的选择性提高;再在磷硅复合改性后的IM-5分子筛中引入适量贵金属改性,在临氢的环境下,可降低积炭前驱物的生成,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磷硅和贵金属改性的结合,可显著提高改性分子筛的甲苯转化率和目的产物的选择性。
本发明采用磷硅贵金属复合改性的IM-5分子筛作为活性组分制得催化剂,可有效减少烷基转移和二甲苯与甲醇烷基化等副反应,提高对二甲苯的选择性,改善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4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旋喷房喷漆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