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肤美白复配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4414.5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0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苏宁;郑洪艳;王超;王昌涛;苏丹;王双;朱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60 | 分类号: | A61K8/60;A61K8/34;A61Q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2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美白复配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尤其涉及一种皮肤美白复配物。
背景技术
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性是新时期美容化妆品研制和开发追求的目标,天然生物提取物通常具有多重作用、功效持久稳定、作用温和、适用面广、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小的优势,对其研究开发已成为顺应回归自然、科学美容、科学护理观念的最新趋势。目前作为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天然生物提取成分主要来自于植物、动物和一些海洋微生物,其中对植物提取物的研究开发最为深入,应用也最为广泛。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中草药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国外关于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普遍展开。而对于我国而言,主要存在的弊点就是天然抗氧化剂产品种类单一,生产率较低,复合型产品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肤美白复配物。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包括根皮素和熊果苷。
所述组合物也可只由上述组分组成。
具体的,所述根皮素和熊果苷的质量比为1:(1-5),更具体为1:1或1:2或1:5或1:2-5或1:1-2。
所述熊果苷具体为α-熊果苷。
所述组合物中还包括水;其中,根皮素在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3%、0.4%、0.5%、0.1-0.4%、0.1-0.5%、0.1-0.3%、0.3%-0.4%、0.3-0.5%或0.4%-0.5%;
熊果苷在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2%、0.3%、0.4%、0.5%、0.1-0.5%、0.2-0.5%、0.3-0.5%、0.2-0.4%、0.4%-0.5%或0.3%-0.4%;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所述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前述各组分混匀,得到所述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酪氨酸酶抑制剂或皮肤美白产品,其有效成分为前述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
所述组合物在所述酪氨酸酶抑制剂或皮肤美白产品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且不为0。
具体的,所述组合物在所述酪氨酸酶抑制剂或皮肤美白产品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6%或0.6-1%或0.8%或0.8%-1%或0.6%-0.8%。
另外,上述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在制备如下产品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抑制酪氨酸酶的产品;
2)具有皮肤美白功效的产品。
本发明通过酪氨酸酶抑制率测试试验,证明在有效物质控制在0.6%总量的前提下,当根皮素和α-熊果苷1:5时,其酪氨酸酶抑制能力已经强于任何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物质;在根皮素和α-熊果苷复配比例在1:1时,其酪氨酸酶抑制能力最强;当根皮素和α-熊果苷复配比例超过1:1之后,其酪氨酸酶抑制能力开始下降。通过刺激性的测试试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根皮素和α-熊果苷复配对皮肤无刺激性,安全性高,可用于化妆品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原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而得。
实施例1
将根皮素、α-熊果苷按照如下所示质量比混匀,得到样品3-5;
并设对照,也即样品1-2、6-7及空白对照样品8;
样品1 根皮素
样品2 α-熊果苷
样品3 根皮素:α-熊果苷=1:5
样品4 根皮素:α-熊果苷=1:2
样品5 根皮素:α-熊果苷=1:1
样品6 根皮素:α-熊果苷=2:1
样品7 根皮素:α-熊果苷=5:1
样品8v空白去离子水
再将上述样品1-7添加到去离子水中并定容,使样品中所有组分的总质量百分含量均为0.6%,进行酪氨酸酶抑制率测试,每种样品测试3次,计算其平均值。
酪氨酸酶抑制率测试是标准的用于测试美白活性物质美白功能的测试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在0.3mg/ml的酪氨酸溶液中加入500μL的0.1M的磷酸钾溶液,加入450μL的测试物,在测试试管中混合均匀,恒温在37℃;
2.加入50μL酪氨酸酶溶液(浓度为1540unit/ml),在37℃环境下培养10min;
3.用UV-VIS分光光度计测试480nm的吸收度。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酪氨酸酶抑制率:
抑制率=[(A-B)/A]×l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4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法脱硫固体沉淀物中汞回收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TPM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