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隐形眼镜内弧抛光装置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7113.8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鸥博科技有限公司;温士顿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3/02 | 分类号: | B24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翟国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形眼镜 抛光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装置与方法,特别为一种隐形眼镜内弧抛光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为使隐形镜片与眼球形状具有适当的配合,以及使隐形眼镜配戴者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影像和舒适度,因此隐形眼镜内侧抛光的步骤是相当重要的。
现有的抛光工具,包含了一个抛光机体(通常为铜管),而其上具有抛光头,以此抛光头打磨隐形眼镜内侧,以达到所需的光学曲率和清晰度。
然而,一般硬式透氧隐形眼镜(Rigid Gas-Permeable,简称:RGP)分为硬式透氧矫正视力隐形眼镜以及硬式透氧角膜塑形隐形眼镜,其中矫正视力隐形眼镜内面非为单一的几何形状,中间较陡逐渐向两边变平,均往往包含数种斜面与光学曲率的组合,以达(与角膜形状的吻合度)请参阅图1。在现有技术中,隐形眼镜内弧通常采用多个不同曲率的球磨头,配合多次抛光的方式,获得需要的斜面和光学曲率,但因使用工具之间的硬度和球径的差异,于不同光学曲率交会点处依然无法有效的达到光滑的抛光效果,造成隐形眼镜配戴者的异物感。
此外,再以角膜塑形隐形眼镜而言,因镜片内面的设计是反转几何形状,请参阅图2,其中为了使角膜弧度变平坦I,因此,基弧Ⅱ较平,反转弧Ⅲ较弯,平行弧Ⅳ比反转弧还平坦但比基弧弯,所以抛光过程具有困难性,例如欲对基弧抛光时,由于基弧曲率远大于反转弧及平行弧的曲率,故根本无法对基弧进行抛光;又欲对平行弧抛光时,将会干涉到基弧,而一并对基弧抛光,因而改变曲率;而反转弧则无具有适当抛光的角度,或者是欲对反转弧抛光时,将会干涉到基弧及平行弧,而一并对基弧及平形弧抛光,因而改变曲率。故传统的角膜塑型隐形眼镜时常不采取抛光的步骤。
再者,对角膜塑形隐形眼镜而言,其内侧面(即与角膜接触的一面)通常是以CNC机具进行切削,故其内侧面具有一定的平滑度,但相对于角膜而言仍是相当粗糙,因此可能伤害使用者的角膜,且角膜塑形隐形眼镜的粗糙表面容易沉积泪液中的蛋白质,进而影响角膜塑形隐形眼镜的清晰度、舒适度,导致发生角膜的刺激及过敏等问题,并影响近视治疗效果,故而基于安全卫生及配戴的舒适度,及治疗效果等问题,角膜塑形隐形眼镜仍须进行抛光为宜。
综上所述,上述现有的一般RGP矫正视力隐形眼镜以及角膜塑形隐形眼镜的抛光技术,于实际执行上仍有不善之处,而亟待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揭露了一种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装置及其方法,透过本发明的方法,可结合指纹辨识功能与一般电子装置,进行诸如开/关机、锁机、保密、凭证认证等程序,以确保电子装置使用上的安全。本案发明人鉴于上述现况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发明角膜塑型隐形眼镜内弧抛光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隐形眼镜内弧抛光装置,包括抛光主体、抛光部以及研磨布料。其中,抛光主体为一中空柱状体。抛光部具有头部及根部,其头部对应隐形眼镜内弧形状,根部则设于抛光主体的中空柱内,且此抛光部由橡胶、尼龙、四氟乙烯、乙缩荃树酯或聚乙烯硅氧烷所制成,硬度介于隐形眼镜的15~90%之间,研磨布料,系包覆于该抛光部的头部外侧,而其一端更设有一凹槽及一弹性环,借由弹性环将研磨布料在相对凹槽部分紧密包覆并束紧在凹槽的位置。
隐形眼镜为硬式透氧(Rigid Gas-Permeable,简称:RGP)矫正视力隐形眼镜以及硬式透氧角膜塑形隐形眼镜。其硬度介于洛式(Rockwell R)硬度110~130之间,或肖式(Shore D)硬度80~100之间。
其中,抛光部之硬度介于洛式硬度16~99之间,或肖式硬度12~70之间。
其中,隐形眼镜为一视力矫正的隐形眼镜,此视力矫正的隐形眼镜由中轴线向边缘依序对称延伸一基弧(Base Curve)及一前弧(Front Curve),形成该视力矫正的隐形眼镜内部的形状。
其中,隐形眼镜为一角膜塑型的隐形眼镜,此角膜塑型的隐形眼镜由中轴线向边缘依序对称延伸回视区基弧(Back Optic Zone Base Curve)、反转弧(FittingCurve)、平行弧(Alignment Curve)以及边弧(Peripheral Curve),形成该角膜塑型的隐形眼镜内部的形状,其中边弧的弧面的弯曲方向相反于伸回视区基弧、反转弧及平行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鸥博科技有限公司;温士顿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鸥博科技有限公司;温士顿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7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轴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工件模型重建的三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