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AS1基因中的突变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7513.9 | 申请日: | 200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2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S.P.伊多纳托;C.L.马格内斯;C.A.谢勒;P.C.费林;T.哈根;A.奥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尼塔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9/12;C12N15/54;A61K38/45;A61K45/00;A61K48/00;A61K39/395;A61P31/14;A61P31/16;A61P31/18;A61P31/20;A61P31/2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罗天乐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as1 基因 中的 突变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6年05月03日,申请号为200680022089.5(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06/016983),名称为“OAS1基因中的突变”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人或非人灵长类动物寡腺苷酸合成酶基因中的突变的方法,和具有至少一处氨基酸修饰的OAS1蛋白。
2.发明背景
迄今为止已鉴别出其中人群中存在天然的感染抗性的多种疾病。Alter和Moyer,J.Acquir.Immune Defic.Syndr.Hum Retrovirol.18Suppl.1:S6-10(1998)报导在诸如注射药物使用者的高危群组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HCV)率高达90%。然而,尚未有文献确认剩余的10%明显对抗感染的机制。在HCV感染中起作用的蛋白包括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是干扰素诱导蛋白,其特征为能催化2-'、5-'腺苷寡聚物(2-5A)的合成。Hovanessian等,EMBO6:1273-1280(1987)发现,经干扰素处理的人类细胞含有数种对应于40(OAS1)、46(OAS1)、69及100kD的蛋白的OAS。Marie等,Biochem.Biophys.Res.Commun.160:580-587(1989)制备了高度特异性的抗p69(69-kD OAS)多克隆抗体。通过以抗-p69抗体筛选经干扰素处理的人类细胞表达文库,Marie和Hovanessian,J.Biol.Chem.267:9933-9939(1992)分离出了部分OAS2cDNA。他们以该部分cDNA筛选其它文库,并回收了编码两个OAS2同种型的cDNA。较小的同种型由3-'非翻译区长度不同的两种mRNA编码。
RNA印迹分析揭示,OAS2在人类细胞中表达为四种由干扰素诱导的mRNA。预测的OAS2蛋白具有共同的683-氨基酸序列和不同的3-'末端。根据体外转录/翻译产物的SDS—PAGE,两个同种型的分子质量为69和71kD。两个同种型在体外均显示出OAS活性。序列分析表明,OAS2含有两个由富含脯氨酸的推定连接区所分隔的OAS1-同源域。N末端及C末端域分别与 OAS1有41%和53%同一性。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和通过包含于作图克隆(mapped clones)之内,Hovanian等,Genomics52:267-277(1998)确定OAS1、OAS2和OAS3基因与12q24.2上的130-kb区域簇集在一起。2—5A会结合至降解病毒及细胞RNA的RNA酶I,并将它激活,从而导致细胞蛋白合成的抑制和病毒复制的削弱。
被称为OASL的第四种人类OAS基因与OAS1、OAS2和OAS3的不同在于OASL缺乏酶活性。OASL基因编码双域蛋白,后者由融合至与泛素的串联重复同源的164个氨基酸C末端域的OAS单元组成。(Eskildsen等,Nuc.Acids Res.31:3166-3173,2003;Kakuta等,J.Interferon&Cytokine Res.22:981-993,2002.)
由于它们在抑制病毒复制和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本领域需要与OAS1活性有关的抑制病毒复制的方法和组合物,包括十分需要抑制HCV复制的基于抑制剂的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检测与丙型肝炎抗性有关的突变,所述突变可以表征为寡腺苷酸合成酶1基因中的突变。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括遗传筛查方法。该方法包含,测定从人或非人灵长类动物分离的核酸样品中是否存在寡腺苷酸合成酶1基因突变,该突变造成所有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形式(包括但不限于SEQ ID NO:1)在下述一个或多个位置处的氨基酸修饰:1,24,25,28,31,36,47,53,54,64,69,74,104,108,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7,130,139,142,160,161,162,166,175,179,226,242,246,248,250,254,274,279,282,284,288,289,292,295,314,315和335。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包括遗传筛查方法。该方法包含,测定从人或非人灵长类动物分离的核酸样品中是否存在寡腺苷酸合成酶1基因突变,该突变造成与Genbank登录号NP_002525.1在羧基末端同源的所有寡腺苷酸合成酶1形式(包括但不限于SEQ ID NO:3)在位置363处的氨基酸修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尼塔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基尼塔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75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