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锡精矿的焙烧处理工艺及专用设备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7538.9 | 申请日: | 2013-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6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张祥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C22B25/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矿 焙烧 处理 工艺 专用设备 | ||
1.锡精矿的焙烧处理工艺,该工艺可实现对锡焙烧矿中砷的高效分离,其包括的步骤为:一、对锡精矿进行焙烧,分别得到焙砂和含尘烟气,该含尘烟气中含有原锡精矿中大部分砷经氧化焙烧所生成的As2O3蒸气;二、先后对所述含尘烟气进行的第一烟气过滤和第二烟气过滤:第一烟气过滤中,将温度处于460~900℃的待过滤含尘烟气通过第一过滤材料;第二烟气过滤中,将温度处于110~240℃的待过滤含尘烟气通过第二过滤材料;所述第一过滤材料和第二过滤材料的含尘烟气过滤精度均为0.05~1μm,且至少第一过滤材料是由耐高温烧结无机多孔材料构成;三、将从第一烟气过滤中回收得到的粉尘返回焙烧步骤,或与所述焙砂一起作为后续还原熔炼工序的原料;将从第二烟气过滤中回收得到的富集砷的粉尘从锡冶炼流程中排出,第二烟气过滤后的尾气进入后续的尾气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精矿的焙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第一烟气过滤之前,先通过第一冷却装置将含尘烟气的温度降至580℃以下并满足第一烟气过滤的温度要求;在进行第二烟气过滤之前,先通过第二冷却装置将含尘烟气温度降至满足第二烟气过滤的要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精矿的焙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直接将温度为680℃以上的含尘烟气进行第一烟气过滤,然后通过冷却装置将第一烟气过滤后的排气温度降至满足第二烟气过滤的要求,再对冷却降温后的含尘烟气进行第二烟气过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精矿的焙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材料和第二过滤材料中至少第一过滤材料是由烧结FeAl基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或烧结Fe3Al基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构成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精矿的焙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材料和第二过滤材料的含尘烟气过滤精度均在0.3~0.8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精矿的焙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材料由烧结无机多孔材料构成或采用布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精矿的焙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烟气过滤中,将待过滤含尘烟气的温度控制在200℃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精矿的焙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气处理包括脱硫处理。
9.锡精矿的焙烧处理设备列,包括焙烧炉和与焙烧炉连接的收尘单元,从所述焙烧炉排放的含尘烟气中含有原锡精矿中大部分砷经氧化焙烧所生成的As2O3蒸气,该含尘烟气通过收尘单元进行处理,收尘单元的末端连接尾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单元先后包括:第一烟气过滤装置(2),其具有用于对温度处于460~900℃的待过滤含尘烟气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材料;第二烟气过滤装置(4),其具有用于对温度处于110~240℃的待过滤含尘烟气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材料;所述第一过滤材料和第二过滤材料的含尘烟气过滤精度均为0.05~1μm,且至少第一过滤材料是由耐高温烧结无机多孔材料构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锡精矿的焙烧处理设备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位于焙烧炉和第一烟气过滤装置(2)之间用于将含尘烟气的温度降至580℃以下并满足第一烟气过滤的温度要求,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位于第一烟气过滤装置(2)和第二烟气过滤装置(4)之间用于将含尘烟气温度降至满足第二烟气过滤的要求;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中至少第一冷却装置为余热锅炉(1)。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锡精矿的焙烧处理设备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气过滤装置(2)的入口温度为680℃以上;第一烟气过滤装置(2)与第二烟气过滤装置(4)之间设有用于将含尘烟气温度降至满足第二烟气过滤要求的余热锅炉(5)。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锡精矿的焙烧处理设备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包括进行尾气脱硫处理的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75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