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材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9584.2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7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平冈大辅;白田雅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23/188 | 分类号: | B65H23/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输诸如无纺布的片材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传输通过熔喷法而形成的无纺布的传输装置已为公知(例如,日本特开2011-162915号公报)。
这种传输装置被构造成使用辊传输无纺布。这些辊通过电机而转动。
近年来,已开发了具有低杨氏模量的无纺布。当通过传输装置传输这种无纺布时,无纺布可能形成褶皱和拉伸。因此,辊必须低速转动,并且辊的转动必须同步以使作用于辊之间的无纺布的张力保持为恒定值。然而,在构造为辊低速转动的传输装置中,电机转动速度越低,电机的转动越不稳定,即,辊的转动变得越不稳定。因而,实际上,辊的转动不能够精确地同步,在无纺布传输中,褶皱和拉伸在无纺布上是不可避免的。
已提出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将电机的转动经由减速齿轮传动到辊,以减小辊的转动速度和同步辊的转动。该结构防止了辊转动的不稳定。然而,由于需要大尺寸的减速齿轮,因此该传输装置具有复杂的结构。
这些缺点不但出现在传输无纺布的装置中,而且也经常出现于用于传送其他类型片材的装置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片材传输装置,该装置能够传输具有低杨氏模量的片材,同时抑制布的褶皱和拉伸的形成。
为了达到前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沿传输方向传输片材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转动地传输所述片材。所述第二辊转动地传输所述片材并在片材传输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辊的下游侧。该传输装置进一步包括非接触式传感器和控制器。该传感器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之间的位置探测其到所述片材的距离。该控制器使用通过所述传感器探测的距离计算所述片材的松弛量,并且控制所述第一辊的转动速度和所述第二辊的转动速度中的至少一者,以减小所计算的松弛量与预设的目标值之间的差。
结合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本发明的原理的附图,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在以下描述中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对目前来看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及附图,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传输装置的正面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传输装置的平面结构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辊的转动速度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变型例的传输装置的正面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3,现在将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传输无纺布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形成用于制造无纺布的装置的一部分。
如图1所示,传输装置沿从纺纱装置5到卷绕辊7的方向传输无纺布F。传输装置包括第一辊1和第二辊2,该两个辊转动传输无纺布F。对于无纺布F的传输方向而言,第二辊2位于第一辊1的下游侧。即,在无纺布F的传输路径上,第二辊2比第一辊1远离纺纱装置5并且比第一辊1靠近卷绕辊7。
纺纱装置5通过熔喷法生产无纺布F。转动的辅助辊6设置于被传输的无纺布F的第二辊2所在侧的相反侧。第二辊2和辅助辊6一起对经由第一辊1传输的无纺布F加压和加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辊1的最低部的高度与第二辊2的最低部的高度相同。
如图2所示,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21分别与第一辊1和第二辊2的端部(如图2所示的右端)联接,以电动地使第一辊1和第二辊2转动。传输装置包括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第一电机11的转动速度(即,第一辊1的转动速度N1)和第二电机21的转动速度(即,第二辊2的转动速度N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9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