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及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9787.1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3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建;张建中;阮慧敏;陈宽;谭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18 | 分类号: | B01D61/18;B01D61/20;B01D65/06;C02F1/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端产水 超滤膜 集成 装置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质污染情况日益严重,人们对水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超滤来进行水处理。在国外,超滤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已经有很多自来水厂应用超滤技术生产自来水。在国内,超滤主要用于工业领域的废水处理、回用,作为反渗透(RO)的预处理。目前在国内水工业市场,超滤技术已在电力、钢铁、化工等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得到较多应用。
到目前为止,国外的外压式超滤膜产品大多为8英寸单端出水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即采用在膜组件下端设置气液进口,上侧口为浓缩液排出口,上端口膜丝开孔出滤过液的方式。并且组件的长度较长,一般为1.5~2米。这种膜丝单端出水的方式对膜组件的产水量影响较大,试验结果表明,当膜丝长度大于1.5米时,膜丝长度效应显著,如当膜丝内径为0.6 mm、长度为1.8米时,双端出水膜组件的产水量约比单端出水膜组件的产水量高出50~100 %。
因此研究开发具有超低运行压力、高强度、高抗污染性、高膜通量、更宽的水质适用范围,且产水量稳定、水质优良性质,双端出水的大尺寸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及其相应的使用工艺方法,是今后中空纤维膜和组件技术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并且市场需求迫切,潜力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模块,它管路简单、占地面积小并能实现双端产水,简化超滤膜集成装置的现场安装。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模块,其特征在于它设有双列膜柱,在双列膜柱的中间空隙中设置下部出水总管,在中间空隙的正上方设置上部出水总管,在双列膜柱的中间空隙的下部或正下方设置输气总管;所述模块在膜柱的下端设有下端盖,下端盖集成纵向通水管道,同列膜柱的下端盖纵向通水管道连接成同列膜柱的原液进料管;所述模块在膜柱的上端设有上端盖,上端盖集成纵向通水管道,同列膜柱的上端盖纵向通水管道连接成同列膜柱的浓水出水总管;在双列膜柱中,膜柱上部内侧具有上产水出口,上产水出口处在上端盖上,并通过管路和上部出水总管连接;在双列膜柱中,膜柱下部内侧具有下产水出口,下产水出口处在下端盖上,并通过管路和下部出水总管连接;在双列膜柱中,下端盖纵向通水管道内侧开有输气口并装有接头,所述接头与输气总管通过管路相连;下端盖的底部具有螺纹孔,下端盖的底部搁置在底部横档上,该螺纹孔用于和底部横档连接;上端盖的顶部具有螺纹孔,用于和上部横向支架连接;所述下部出水总管、上部出水总管、原液进料管、浓水出水总管的两端均设置连接管件。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下端盖分为被隔开的下部区和上部区,下部区为所述下端盖纵向通水管道,所述纵向通水管道的一端为用于和管道承插连接的公口另一端为用于和管道承插连接的母口,上部区包括与膜柱的外壳相接的外管壁;所述下端盖还具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高度低于外管壁的高度,下端盖纵向通水管道与中心管的下端接通,中心管的上端与连接管相连,连接管再和连接在外壳内下端的分配器连接,所述下产水出口处在下端盖的上部区。
所述上端盖分为被隔开的下部区和上部区,上部区为所述上端盖纵向通水管道,所述纵向通水管道的一端为用于和管道承插连接的公口另一端为用于和管道承插连接的母口,下部区包括与膜柱的外壳相接的外管壁;所述上端盖还具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高度低于外管壁的高度,上端盖纵向通水管道与中心管的上端接通,中心管的下端与连接管相连,连接管再和连接在外壳内上端的分配器连接,所述上产水出口处在上端盖的下部区。
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采用注塑件,所述上端盖采用和下端盖相同模具制造。
所述上端盖的外管壁通过限位接头与膜柱的外壳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所述下端盖的外管壁通过限位接头与膜柱的外壳的下端连接在一起,限位接头由开口橡胶圈、同心的开口上齿条圈、开口下齿条圈和抱箍组成,开口上齿条圈、开口下齿条圈、开口橡胶圈连接在抱箍上,开口橡胶圈处在开口上齿条圈和开口下齿条圈之间,齿条圈用于卡紧所对应的上端盖、下端盖或膜柱的外壳,起固定作用,开口橡胶圈用于密封连接处的接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9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记投影仪
- 下一篇:一种聚苯胺/聚吡咯二元复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