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0026.8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玲;卢霞;吴梦龙;刘杰;任玉锐;郭照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B01D53/02;C01B3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吸附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气污染控制中二氧化碳处理的领域,具体涉及二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在所有的温室气体中,CO2含量高、寿命长,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因此,控制CO2的浓度被认为是解决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对气体、溶液中的无机或有机物质及胶体颗粒等都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有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高、耐酸、耐碱、耐高温、易再生等优点,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吸附剂。活性炭在气相吸附净化过程中,吸附能力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活性炭本身的微孔结构和微孔表面特性。孔结构会影响到可吸附的表面和吸附质的传质速率,而表面特性则可以改变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影响CO2吸附的主要因素是活性炭的表面特性主要包括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
一般认为当活性炭表面官能团为碱性时,容易吸附酸性化合物。气体分子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主要由范德华力主导。活性炭的电荷比较弱,而且其正负电荷彼此接近,使得活性炭的表面无法形成明显的电场和电场梯度。表面基团一般对极性气体的吸附有明显的影响,对非极性气体的影响相对小一些。CO2是酸性气体,且CO2虽是非极性物质,但因存在四级矩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极性。通常,活性炭的表面基团含量低,对CO2的吸附容量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二氧化碳吸附剂,能够有效地吸附低浓度CO2。
一种二氧化碳吸附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苯胺与Y型分子筛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固体颗粒;
(2)步骤(1)所述固体颗粒在惰性气体条件下进行碳化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吸附剂。
所述Y型分子筛在进行聚合反应前经过如下的预处理:将Y型分子筛在200~600℃条件下焙烧1~8h。
所述Y型分子筛为NaY型沸石分子筛、HY型分子筛或NH4Y型分子筛。
步骤(1)中每克分子筛与5~15ml苯胺进行聚合反应。
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20~90℃,聚合反应时间为10~20h,聚合反应的交联试剂为过硫酸铵。
步骤(2)中碳化反应的具体条件为:碳化反应温度为700~800℃,碳化反应时间为2~8h。
一种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剂在吸收二氧化碳中的应用。
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剂在吸附前要进行如下活化:将二氧化碳吸附剂放置于氮气条件下1-7h,保持温度为50-150℃。
有益效果
本发明吸附剂具有很强的二氧化碳吸附能力,能够去除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去除效果明显优于活性炭,操作简单,吸附剂再生性能优于活性炭,成本低。因此,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可以用于去除气体中低浓度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 二氧化碳吸附剂1与F300活性炭吸附低浓度CO2的穿透曲线图,其中C是吸附后的CO2的浓度,C0是CO2的初始浓度。
图2二氧化碳吸附剂1与F300活性炭的吸脱附循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以具体实施方式为限。
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吸附容量是指透过点时,每克吸附剂吸附的二氧化碳摩尔数。
实施例1
NaY型分子筛的预处理:在马弗炉内,将NaY型分子筛在350℃条件下焙烧3.5h。
在200ml烧杯中加入40ml无水乙醇,然后加入20ml苯胺,搅拌混匀。称取3g经预处理的NaY型分子筛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液中,搅拌2h混匀,加热至20℃。加入预热至20℃、浓度为1M的过硫酸铵水溶液58ml,在搅拌状态下进行聚合反应20h,反应温度保持在20℃,得到固体颗粒。将固体颗粒依次用蒸馏水和乙醇清洗,在75℃下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00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