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装置、存储装置及存储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0788.8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9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麻生伸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2 | 分类号: | G06F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装置 存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存储装置及存储控制方法。特别地,本技术涉及对用于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的管理信息的处理。
背景技术
例如,采用诸如NAND型闪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装置已被普及。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在各种电子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的存储卡、固态驱动器(SSD)、嵌入式多媒体卡等。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70098、2007-334852、2007-193838和2007-58840号公开了采用闪存的存储装置。
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物理地址用作物理存储区的地址。因此,设定物理块、物理页及物理扇区。多个物理扇区构成物理页,而多个物理页构成物理块。
以物理块单位执行删除(擦除)并且可以物理页单位执行写入(编程)和读取。
逻辑地址用于从主机装置侧的地址指定。根据逻辑地址的逻辑块和逻辑页与上述物理地址相关联。因此,响应于访问请求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并且执行对实际闪存的访问。
发明内容
因此,在NAND型闪存等用于存储的存储装置中,必须将从主机装置指定的逻辑地址转换为指示与逻辑地址相对应的数据位于闪存上的哪个物理块的哪个物理页上的物理地址。
因此,必须构建用于执行该转换的管理信息。
为了支持该管理信息构建的高速性能,提出了一种限制数据写入的性能使得逻辑地址在物理块中总是连续的方法。根据该方法,找出在物理块中最终使用的物理页并且获取在物理页中记录的数据的物理地址,从而能够高速地构建管理信息。
然而在此方法中,在物理块中写入的数据的逻辑地址必须总是连续的。另外,存在这样的问题,当主机装置即将写入具有不连续逻辑地址的数据时或当主机装置更新具有已写入逻辑地址的数据时,经常会发生另一个物理块受保护并且在已保护的物理块上复制数据的垃圾收集,这会显著地减少装置的寿命并且以及写入速度。
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允许在物理块中连续写入具有不连续逻辑地址的数据的方法。
根据该方法,即使当写入具有不连续逻辑地址的数据时,也可以避免发生上述垃圾收集。然而,具有不连续逻辑地址的数据在物理块中是连续的,这在构建管理信息上花费了时间。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构建管理信息通过获取作为对象的物理块中的所有物理页的逻辑地址来执行,因此在获取管理信息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并且因此在此时导致写入/读取速度下降。
希望避免这种允许在物理块中连续写入具有不连续逻辑地址的数据以及经常发生垃圾收集的问题,并且希望通过加速逻辑和物理地址的管理信息的获取来提高写入/读取速度。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的配置如下。
即,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进行对第一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写入的控制,在该第一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作为删除单位的物理块的尺寸大于作为最小写入单位的物理页的尺寸,并且控制单元生成指示通过数据写入的控制写入有数据的写入目标物理块中的物理页地址和逻辑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逻辑和物理地址管理信息,以便进行控制使得在每次将数据写入第一非易失性存储器时都将逻辑和物理地址管理信息存储在第二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存储装置的配置如下。
即,根据本技术的该另一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包括第一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作为删除单位的物理块的尺寸大于作为最小写入单位的物理页的尺寸。
根据本技术的该另一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还包括第二非易失性存储器。
根据本技术的该另一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进行对于第一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写入的控制并且生成指示通过数据写入的控制写入有数据的写入目标物理块中的物理页地址和逻辑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逻辑和物理地址管理信息,以便进行控制使得在每次将数据写入第一非易失性存储器时都将逻辑和物理地址管理信息存储在第二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如上所述,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逻辑和物理地址管理信息被生成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二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因此,不需要施加写入数据以使逻辑地址在物理块中必然地变得连续的这样的限制,从而能够避免允许在物理块中连续写入具有不连续逻辑地址的数据以及经常发生垃圾收集的这样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07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