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孔隙演化分析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61092.7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8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成志刚;张蕾;林伟川;郑小敏;罗少成;赵莉;席辉;杨智新;李戈理;张泽文;彭怡眉;牟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孔隙 演化 分析 评价 致密 砂岩 储层成 岩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评价方法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孔隙演化分析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致密气储层在漫长地史时期,经成岩压实、胶结、溶蚀等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致使岩石矿物成分、矿物颗粒之间孔隙形态、结构及其连通性发生了趋于致密的较大变化,导致储层孔隙空间小,孔隙结构复杂,测井识别及其定量评价难度很大。尤其是在成岩过程中,致密气储层孔隙结构细小,无效喉道占喉道数量绝大部分,孔喉分选系数、变异系数、均质系数呈较低,特别不利于储层渗流,也影响退汞效率、孔喉结构等参数变小变差。因此,研究成岩储集相筛选致密气藏相对优质储层一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地质难题。国外对致密气藏描述主要依赖于岩石学和测井手段,他们认为微裂隙在致密气储层中是常见的,微裂隙连通了因颗粒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对渗透率大小起主要作用。而在超压下,这些微裂隙被大幅度压缩,从而降低了致密气储层渗透率。测井方面由于致密气藏沉积物非均质性强、地层水电阻率变化大、烃类与产水层不确定性以及地层巨厚等特点,使得盆地的测井分析及测井计算含气饱和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内在致密气藏上开展了沉积成岩作用及其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分析成岩作用对致密气储层物性的影响,利用物性参数分析识别成岩储集相,但在实用中缺乏可操作的定量分类演化模式、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
国内外在致密气藏沉积作用特征及其成岩储集相研究上取得了某些进展,但在定量分类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有效的综合归类分析方法上存在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孔隙演化分析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的方法,能够实现利用区块目的层段样品物性、薄片资料进行分析鉴定,划分成岩储集相储层及其孔隙度演化模式,并最终采用灰色理论集成实现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具有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孔隙演化分析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的方法,包括:提取区块目的层段样品物性、薄片资料进行分析鉴定,并划分成岩储集相储层及其孔隙度演化模式;计算区块目的层段储层样品各成岩阶段孔隙度演化特征参数,并建立成岩储集相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所述成岩储集相分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灰色理论集成实现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
进一步地,采用灰色理论成岩储集相定量分析准则获得所述孔隙度演化特征参数,具体包括:计算未固结砂岩初始孔隙度;计算压实后剩余压实后剩余粒间孔隙度;计算压实损失孔隙度;计算砂岩压实、胶结、交代后剩余粒间孔隙度;计算胶结、交代损失孔隙度;计算溶蚀增加孔隙度;其中,
进一步地,所述未固结砂岩初始孔隙度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So:特拉斯克分选系数,SO=(Q1/Q3)1/2;Q1:第一四分位数;Q2:第三四分位数。
进一步地,所述压实后剩余粒间孔隙度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ρ1:粒间孔面孔率,%;ρ2:胶结物溶孔面孔率,%;μ物性分析孔隙度,%;κ:胶结物含量,%。
进一步地,所述砂岩压实、胶结、交代后剩余粒间孔隙度的计算公式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1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乙酰丙酸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测量种子千粒重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