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次压氦和预充氦压氦的氦质谱细检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1154.4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8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庚林;李宁博;李飞;刘永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科通电子继电器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4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次 预充氦压氦 氦质谱细 检漏 方法 | ||
1.一种多次压氦和预充氦压氦的氦质谱细检漏方法,包括步骤S1压氦,其特征在于,应记录和保存预充氦比k值、预充氦密封的时间和各i次(i=1~n)压氦压力PE.i、压氦时长t1.i和压氦结束的时间,其中第i次压氦时长t1.i应不小于规定值;
对多次压氦法,第i(i=2~n)次压氦的压氦时长t1.i的规定值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除非t1.i-1很长,为方便操作,一般可取:
式(1.1)和(1.2)中,t1.i-1为前一次压氦时间,PE.i-1为前一次压氦压力;
对预充氦压氦法,第i(i=1~n)次压氦的压氦时长t1.i的规定值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式(2)中,预充氦比k为被检件预充气体中氦气分压与标准大气压P0的比值,t3.0i为预充氦密封结束至第i次压氦结束的时间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压氦和预充氦压氦的氦质谱细检漏方法,包括步骤S2去除吸附氦和步骤S3判定候检时长,其特征在于,对多次压氦法,从结束第n(n≥2)次压氦到实施漏率检测的最长候检时长t2.n.max应不大于规定值,该规定值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式(3)中,τHemin为基本判据严密等级——合格被检件的可接收的氦气交换时间常数最小值,τHe0为对应粗检漏最小可检漏率L0的氦气交换时间常数:
其中,V为被检件内腔容积,MHe为氦气的克分子量,MA为空气的平均克分子量;
式(3)中,PHe.1n.0和PHe.1n.m分别为经n次压氦后,初始为压氦的τHe=τHe0和τHe=τHemin被检件的内部氦分压:
式(3.1)和(3.2)中,t2.in为第i次压氦结束至第n次压氦结束的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次压氦和预充氦压氦的氦质谱细检漏方法,包括步骤S2去除吸附氦和步骤S3判定候检时长,其特征在于,当首次压氦后的各次压氦时长t1.i均满足公式(1.1)或(1.2)时,也可近似的取多次压氦法n次压氦后的最长候检时长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次压氦和预充氦压氦的氦质谱细检漏方法,包括步骤S2去除吸附氦和步骤S3判定候检时长,其特征在于,对预充氦压氦法,从结束第n(n≥1)次压氦到实施漏率检测的最长候检时长t2.n.max应不大于规定值,该规定值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式(5)中,PHe.2n.0和PHe.2n.m分别为经n次压氦后,初始为预充氦的τHe=τHe0和τHe=τHemin被检件的内部氦分压:
式(5.1)和(5.2)中,t3.0n为预充氦密封结束至第n次压氦结束的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次压氦和预充氦压氦的氦质谱细检漏方法,包括步骤S2去除吸附氦和步骤S3判定最长候检时长,其特征在于,当预充氦后的各次压氦时长均满足公式(2)时,同样可通过公式(4)近似得到预充氦压氦法n次压氦后的最长候检时长t2.n.max。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次压氦和预充氦压氦的氦质谱细检漏方法,包括步骤S2去除吸附氦、步骤S4读取实测测量漏率Rt、步骤S5给出R11.n或R21.n和步骤S6合格判定,其特征在于,依据基本判据——严密等级τHemin,通过以下公式得到测量漏率判据Rn.max,在多次压氦法中判据Rn.max为R11.n.max,在预充氦压氦法中判据Rn.max为R21.n.max;
对多次压氦法,n(n≥2)次压氦后的测量漏率判据为:
式(6)中,t2.n为第n次压氦后的候检时长,t2.n不得大于公式(3)或(4)中的t2.n.max;
对预充氦压氦法,n(n≥1)次压氦后的测量漏率判据为:
式(7)中,t2.n为第n次压氦后的候检时长,t2.n不得大于公式(5)或(4)中的t2.n.ma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科通电子继电器总厂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科通电子继电器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11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气动蓄能器的机器人配重方法
- 下一篇:电动吸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