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循环的罐气体的罐分配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1929.8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2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G.韦德;O.E.布加诺;A.K.索尔胡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22 | 分类号: | C25C3/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强;严志军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循环 气体 分配 | ||
1.一种对铝生产电解池通气的方法,包括:
从电解池罩的内部区域中抽出气体,
冷却所述气体的至少一部分,以形成冷却气体,以及
通过一个或多个分配装置来使所述冷却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循环到所述内部区域;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用第一热交换器来冷却从所述内部区域中抽出的气体的仅仅一部分,
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抽出经冷却气体的一部分,
使从第一热交换器中抽出的经冷却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循环到第二热交换器,以进一步冷却气体,以获得更冷的气体,以及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配装置来使所述更冷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循环到所述内部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各自相对于冷却流体彼此独立地运行,并且借助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配装置使经冷却气体循环到所述内部区域而在开口处产生局部吸力,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配装置用来将所述经冷却气体或更冷的气体分配为平行于所述开口而流动的高速射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冷却之后,使从所述内部区域中抽出的气体的总量的10%至80%循环回到所述内部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流体首先传送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并且然后传送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冷却气体或所述更冷的气体首先循环通过气体处理单元,以在循环到所述内部区域之前,从所述经冷却气体或所述更冷的气体中移除至少一些氟化氢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冷却气体或所述更冷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由至少一个分配装置分配到所述电解池内的馈送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冷却气体或所述更冷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循环到所述内部区域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冷却从所述内部区域中抽出的气体之前,从所述气体中移除所述气体携带的灰尘微粒的至少一部分。
8.一种铝生产电解池,包括:
具有内容物的浴槽;
与所述内容物接触的至少一个阴极电极;
与所述内容物接触的至少一个阳极电极;
罩,其限定覆盖所述浴槽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区域;
抽吸管道,其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内部区域上,以从所述内部区域中抽出排出气体,并且将所述排出气体抽到至少一个热交换器中,以冷却所述气体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至少一个返回管道,其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分配装置来使经所述热交换器冷却的所述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循环到所述内部区域;
其中,所述热交换器是用于冷却从所述内部区域中抽出的气体的仅仅一部分的第一热交换器,以及布置成进一步冷却后来通过至少一个分配装置而循环到所述内部区域的气体的第二热交换器;
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各自相对于冷却流体彼此独立地运行,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分配装置使冷却气体循环到所述内部区域,从而在开口处产生局部吸力,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分配装置用来将冷却气体或更冷的气体分配为平行于所述开口而流动的高速射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铝生产电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分配装置用来使经冷却气体循环到所述内部区域中的热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铝生产电解池,其特征在于,第一管布置成将冷却介质转送到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第二管布置成将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转送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而第三管布置成处理来自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冷却介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铝生产电解池,其特征在于,用于使经冷却气体循环到内部区域的所述至少一个分配装置布置在所述内部区域的顶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通用电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19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