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遇火自触发灭火弹引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2106.7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6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孟力军;张东阳;杜继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C13/00 | 分类号: | F42C1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李枢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发 灭火 引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消防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遇火自触发灭火弹引信,适用于迫击炮发射的灭火弹、肩扛榴弹炮发射的灭火弹及相关灭火弹产品。
背景技术
火灾是人类生存的天敌,火灾肆虐的主要原因是火势蔓延的速度很快,往往在人们来不及扑救或由于某种原因无法靠近火场扑救的时候,形成大面积燃烧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许多特殊火灾如森林、油库、化学品库的火灾和战争火灾,一旦燃烧人则无法靠近,普通消防器材灭火必须有人在火灾现场操作,比如灭火筒和消防汽车。如果现场没有灭火筒或消防汽车无法在很短时间内赶到,只有眼看着火势蔓延,直至烧完。即使赶到也灭火困难灭火速度慢,所以怎样快速有效灭火,成为抵御火灾的重要课题。目前灭火弹采用的引信有机械触发引信、延时引信和引燃式引信等。采用机械触发引信的灭火弹灭火范围小,采用延时引信的灭火弹很难控制预先设置的延时时间,采用引燃式引信的灭火弹反应速度慢。如果灭火弹引信能快速准确引爆灭火弹,灭火弹的灭火能力将会有突破性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遇火自触发灭火弹引信,解决目前通常使用灭火弹不能快速有效灭火问题。将灭火弹引信改为遇火自触发引信,显著提高了灭火弹的灭火能力。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遇火自触发灭火弹引信,包括引信体、触发机构和熔断机构。
其技术要点在于:
引信体为圆锥形结构,引信体下部固定有螺纹管,引信体外壁上设有一个阶梯槽,阶梯槽外侧阶梯边缘开设有多个螺纹孔,阶梯槽底面向引信体内侧延伸的方向开设有拉杆孔,拉杆孔为盲孔。
引信体内开设有轴向的击针孔,击针孔为盲孔,拉杆孔和击针孔通过引信体内的连通孔相连通。击针孔和螺纹管相连通。
触发机构包括击针底座、击针、弹簧和滑块。
击针与滑块固定连接,击针尖端位于滑块下表面外侧。
击针孔底部固定设置有击针底座,弹簧装设在击针底座和滑块之间。
熔断机构包括熔断基座、L型卡销、拉杆和焊点。
熔断基座的安装面形状和阶梯槽形状相配合,熔断基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与阶梯槽的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熔断基座内开设圆柱孔,所述的圆柱孔与拉杆孔相连通。
L型卡销由铰链铰接在引信体上。
L型卡销一端位于滑块下方并卡住滑块,L型卡销另一端与拉杆铰接。
拉杆右端位于所述的圆柱孔内,并通过焊锡固定在圆柱孔内壁开设的阶梯焊槽内,形成焊点。
灭火弹被迫击炮或肩扛榴弹炮发射出去后,灭火弹到达火场熔断机构上的焊锡在高温环境中迅速熔化,拉杆与阶梯焊槽断开连接后L型卡销解除束缚,被压紧的弹簧释放,击针被弹射出去撞击火帽引爆炸药,干粉灭火剂被均匀炸开,干粉覆盖在火源上后火源熄灭。引信体和熔断基座的材质可根据需要选择塑料或金属等。
其优点在于:
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能够快速有效灭火,本发明机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安全可靠灭火效果好,有效解决了快速有效灭火难题,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因救火不及时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引信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拉杆、L型卡销和熔断基座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遇火自触发灭火弹引信,包括引信体1、触发机构2和熔断机构3
引信体1为实心圆锥形结构,引信体1下部有与弹体连接的螺纹管4,引信体1外壁上设有一个阶梯槽5,阶梯槽5外侧阶梯边缘开设有四个螺纹孔7,阶梯槽5底面向引信体1内侧延伸的方向开设有拉杆孔6,拉杆孔6为盲孔。
引信体1内开设有轴向的击针孔22,击针孔22为盲孔,拉杆孔6和击针孔22通过引信体1内的连通孔14相连通。击针孔22和螺纹管4相连通;
触发机构2包括击针底座8、击针11、弹簧9和滑块10。
击针11与滑块10固定连接,击针11尖端位于滑块10下表面外侧。
击针孔22底部固定设置有击针底座8,弹簧9装设在击针底座8和滑块10之间。滑块10的移动可压紧和释放弹簧9。
熔断机构3包括熔断基座20、L型卡销12、拉杆15和焊点17。
熔断基座20的安装面形状和阶梯槽5形状相配合,熔断基座20开设有四个安装孔21,与阶梯槽5的螺纹孔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熔断基座20内开设圆柱孔16,所述的圆柱孔16与拉杆孔6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21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分解的刮板机星轮
- 下一篇:短距离运输电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