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胸膜炎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2153.1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5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颍上县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29/0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62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痰瘀互结型 胸膜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胸膜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为胸痛。胸痛常突然出现,程度差异较大,可为不明确的不适或严重的刺痛,可仅在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出现,亦可持续存在并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剧。胸痛为壁层胸膜的炎症所致,通常出现于正对炎症部位的胸壁。亦可表现为腹部、颈部或肩部的牵涉痛 。胸膜炎由于深呼吸可致疼痛,故常引起呼吸浅快,患侧肌肉运动较对侧为弱。现有的治疗多为西药治疗,副作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已有技术的缺陷,公开了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胸膜炎的中药,本中药具有活血化瘀、力气活络、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胸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蛇麻草2-4、麻黄5-7、桂枝5-7、知母8-12、鱼腥草6-10、水蕨6-8、柴胡9-11、黄芩8-12、银线草1-3、薏仁13-17、扁豆8-12 、紫参6-8、杏仁8-12、生石膏13-17、白郎苔8-14。
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胸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蛇麻草3、麻黄6、桂枝6、知母10、鱼腥草8、水蕨7、柴胡10、黄芩10、银线草2、薏仁15、扁豆10、紫参7、杏仁10、生石膏15、白郎苔12。
痰瘀互结型胸膜炎患者的症状为:胸痛胸闷,呼吸不畅,迁延经久不已,舌紫暗、苔白,脉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采用活血化瘀、力气活络的中药,对于治疗用于治疗痰瘀互结型胸膜炎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胸膜炎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蛇麻草3、麻黄6、桂枝6、知母10、鱼腥草8、水蕨7、柴胡10、黄芩10、银线草2、薏仁15、扁豆10、紫参7、杏仁10、生石膏15、白郎苔12。
称取以上对应组的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早、晚分服。
为证明本配合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关某,男,44岁。2010年11月首诊。畏寒发热4天,全身酸痛,胸痛胸闷,呼吸不畅,迁延经久不已,已经打抗菌素吊水几日,无效果。
查体:舌紫暗、苔白,脉弦。体温38.3℃,血细胞分析: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0%,胸片示:右侧肋膈角变纯,显示不清,有外高内低致密阴影。诊断:右侧胸膜炎少量积液。服用本发明的中药1剂后,开始退热,服用7剂后,胸痛症状有所减轻,连续服用一个月后,患者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病例二:
黄某,女,53岁。2011年1月首诊。畏寒发热5天,胸部刺痛,呼吸时加重,呼吸不畅,迁延经久不已。体温38.8℃,血细胞分析: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0%,胸片示:左侧肋膈角变纯,显示不清,有外高内低致密阴影。诊断:左侧胸膜炎少量积液。治疗:服用本发明的中药2剂后,发热症状大为减轻;继续连服35剂后,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病例三:
王某,男,35岁,患有胸膜炎一年,至医院开有西药,但是治疗效果不好,偶尔还会出现呼吸不畅、以及胸部刺痛等症状。后开始服用本发明中药,10天后,呼吸顺畅;25天后,胸部刺痛感完全消失,患者痊愈。随访无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颍上县中医院,未经安徽省颍上县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21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逆变器无效开关的死区消除方法
- 下一篇:天线模块与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