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抑制表面纤维畸变的豆荚杆拉挤成型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2239.4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0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肖军;齐俊伟;肖健;杨兴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抑制 表面 纤维 畸变 豆荚 杆拉挤 成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抑制表面纤维畸变的豆荚杆拉挤成型装置及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成型领域。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各向异性材料,它可以根据构件的载荷分布要求选择不同的纤维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材料,同时也可以选择适合构件性能要求的铺层形式来满足强度、刚度和各种特殊要求,为结构设计提供更大的自由度,这是传统的各向同性材料无法比拟的。
本发明涉及的豆荚杆属于复合材料薄壁结构,具有可折叠、并依靠自身弹性能自动展开的特点,在航天器大尺寸可展开支撑结构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热压罐技术生产此类豆荚杆。但热压罐工艺受其自身因素制约,仅能够生产长度较短的产品从而使产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很大程度的局限。国内外采用拉挤成型工艺虽然能够生产符合实际应用长度的产品,但存在产品表面纤维畸变的问题。CN101663157A《用于生产连续型材的拉挤成型工艺》中,型材在预成型装置中发生第一次变形,在之后的压力装置中最终成型。型材通过牵引装置相对于压力成型装置的操作周期性移动,最终通过切割装置确定型材尺寸。复合材料每层的铺层角度对结构的性能(包括刚度、强度、稳定性、振动频率等)影响很大。因此,一种抑制豆荚杆表面纤维畸变的方法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抑制表面纤维畸变的豆荚杆拉挤成型装置及方法,该发明能够保证在采用拉挤成型工艺生产豆荚杆时,产品表面的纤维方向能与设计方向一致。
一种可抑制表面纤维畸变的豆荚杆拉挤成型装置,依次包括放卷装置、预成型装置、凝胶预固化装置、后固化装置、裁割装置、检测装置、收卷装置,上述放卷装置包括预浸料放卷机构、上辅助材料放卷装置、下辅助材料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辅助材料放卷装置和下辅助材料放卷装置均依次由隔离膜放卷机构、玻璃布放卷机构、脱模材料放卷机构构成。
利用所述可抑制表面纤维畸变的豆荚杆拉挤成型装置的拉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1:预浸料放卷机构、隔离膜放卷机构、玻璃布放卷机构、脱模材料放卷机构分别提供预浸料、隔离膜、玻璃布、脱模材料,上述材料按照由内侧到外侧依次为预浸料、隔离膜、玻璃布、脱模材料的层叠形式进入预成型装置;
步骤2:经过预成型装置6第一次变形的预浸料进入凝胶预固化装置凝胶及预定型;
步骤3:预定型的豆荚杆进入后固化装置最终固化定型;
步骤4:完全定型的豆荚杆进入裁割装置按照产品尺寸裁割,通过检测装置无损检测之后,收卷装置将豆荚杆展平收卷。
采用传统拉挤工艺,预浸料刚进入凝胶预固化装置时,树脂受热粘度降低,同时受到压力,多余的树脂向四周空隙流动。豆荚杆属于薄壁结构,多余的树脂沿拉挤前进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流动极为困难,由于凝胶预固化装置7模具外为敞开空间,多余的树脂倾向于向模具外流动。如果产品表层纤维方向为非0度,则其不受张力作用,纤维处于自由状态,向模具外流动的树脂会使纤维随之运动,使表层纤维和预先铺叠的方向存在差异,当产品最终固化定型后,就会出现表面纤维畸变的问题。在预浸料上分别铺放隔离膜、玻璃布之后,多余的树脂可以透过隔离膜向上向下被玻璃布吸附,故不会存在由于多余的树脂向模具外流动而导致的表层纤维紊乱的问题。
如果上述后固化装置通过往复机构安装在水平导轨上;上述步骤3的具体过程可以如下:豆荚杆进入后固化装置后停止进给,利用往复机构带动后固化装置在水平导轨上往复运动,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对豆荚杆加热加压,完成一段豆荚杆的固化定型后,往复机构停止运动,使豆荚杆继续进给一段距离,重复上述过程。
豆荚杆的应用对其自身的尺寸精确性要求极高,而采用常规拉挤工艺生产的豆荚杆直线度不高,产品的侧向弯曲难以避免。后固化装置在水平导轨上往复运动,同时在运动过程中对豆荚杆进行加热加压使之完全固化定型。由于在固化定型过程中,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分别对豆荚杆的两端位置进行固定,因此产品的直线度由水平导轨自身的直线度决定。而水平导轨的直线度由机加工保证,可解决采用传统拉挤工艺时存在的豆荚杆侧向弯曲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放料装置中各放料机构的排放顺序示图;
图2是拉挤成型装置示图;
图3是传统拉挤工艺凝胶预固化装置中多余树脂流动方向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22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粒吸盘治具
- 下一篇:转子输送器的前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