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频感应炉及高炉-中频感应炉组合熔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2373.4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5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罗显宗;王少平;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市华星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08;F27D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11101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频 感应炉 高炉 组合 熔炼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频感应炉及高炉-中频感应炉组合熔炼系统。
背景技术
中频感应炉是一种利用中频(频率在50Hz~10000Hz之间)电源建立中频磁场使铁磁材料内部产生涡流并发热,利用物料的感应电热效应而使物料加热熔化的一种冶炼设备,现在已经广泛用于金属或合金的熔炼、压铸前熔化或保温、锻冲压和弯管成型前的透热处理,例如碳钢、特种钢、铜、铝等有色金属的熔炼和提纯等等。现有技术中的中频感应炉包括炉壳以及套设在炉壳内的炉胆,炉胆上绕制有感应线圈,还包括炉底板、固定架、倾动油缸、水冷电缆、耐火材料、磁轭等组件。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金属液的熔炼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熔炼系统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生产需要。为了充分利用高炉熔化效率高的特点以及中频感应炉对金属液过热能力强、控制化学成分容易的特点,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高炉-中频感应炉双联熔炼系统,其主要包括高炉以及与高炉连接的中频感应炉。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中频感应炉存在以下问题:其一,需要人工排渣,这样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由于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其二,将锅内的金属液体倒入模具中时,需要人工在高温环境下倾倒炉口,排出金属液,同样存在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由于需要不时的倾倒炉口来排出金属液,造成作业不能连续进行,极大的影响了作业效率。
而包括上述中频感应炉的高炉-中频感应炉双联熔炼系统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由于其通常采用过桥连接的方式,高炉中的金属液流经中间的过桥部分时,由于金属液降温容易凝结,可能会出现过桥被堵塞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采用人工排渣以及人工倾倒方式排出金属液的中频感应炉,提高中频感应炉的安全性能,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作业的连续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该中频感应炉的高炉-中频感应炉组合熔炼系统。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频感应炉,包括炉壳以及套设在所述炉壳内的炉胆,所述炉胆上绕制有感应线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壳上部、与所述炉胆连通、用于排出金属液液面上浮渣的排渣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炉壳下部、与所述炉胆连通、用于排出金属液的出液机构。
优选的,所述排渣机构为设置在所述炉壳上部、与所述炉胆连通的可闭合排渣口;所述出液机构为设置在所述炉壳下部、与所述炉胆连通的可闭合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排渣口以及出液口均通过塞体封堵。
优选的,所述塞体呈棱台形或者圆台形,所述排渣口以及出液口均与所述塞体形状适配。
优选的,所述塞体包括圆台型石墨注塞,所述排渣口以及出液口均设置有与所述石墨注塞形状适配的石墨注塞套。
优选的,所述排渣口对应区域的感应线圈,按所述排渣口的轮廓分布,形成与所述排渣口形状对应的开口;所述出液口对应区域的感应线圈,沿所述出液口的轮廓分布,形成于所述出液口形状对应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感应线圈连接三相逆变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任意一种中频感应炉的高炉-中频感应炉组合熔炼系统:
一种高炉-中频感应炉组合熔炼系统,包括高炉以及与所述高炉连接的中频感应炉,所述中频感应炉为上述任意一种中频感应炉。
优选的,所述高炉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中频感应炉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口与进料口之间通过过桥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桥为石墨材质;所述过桥上绕制有感应线圈。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频感应炉,通过在中频感应炉上部设置与所述炉胆连通,用于排出金属液液面上浮渣的排渣机构,在中频感应炉下部设置与所述炉胆连通,用于排出金属液的出液机构,避免了人工作业,大大提高了中频感应炉的安全性能;而且,由于可以及时的排渣以及释放金属液,不但可以实现连续作业,大幅度提高作业的效率,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铸件产品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频感应炉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石墨注塞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石墨注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感应线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以及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感应线圈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感应线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市华星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湘潭市华星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2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稳固的电源插头插座系统
- 下一篇:定点便捷式送件取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