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氨氮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联合强化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2412.0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门娟;史凤红;李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环境保护监测站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4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氨氮难 降解 有机 废水 联合 强化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氨氮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联合强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氨氮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氨氮浓度大于800mg/L,COD大于1000mg/L,处理工艺一般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及深度处理三个步骤。预处理方法一般有隔油、氧化、混凝(或气浮)、过滤等;生物废水处理方面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厌氧-好氧联合生物法、氧化塘法等;深度处理包括吸附、超滤、渗透与反渗透、蒸发结晶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各自的缺点。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废水不断增加,处理废水存在成本高、净化能力不足,处理水品质难以保障等问题。物理、化学方法不能达到所需无机氮和小分子有机物完全去除,单纯使用生物法很难保证微生物的存活率和出水水质,深度处理存在造价高、耗电大等缺点。因此,石油化工废水和焦化废水等工业废水目前特别需要一种耗电少、节约资源、造价低、能保障出水水质的高氨氮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一种简便易行的化学、物理、生物联合处理技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价低、占地少、处理效果好,无需深度处理、出水基本实现零排放的一种集化学、物理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处理高氨氮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氨氮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联合强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高氨氮难降解有机废水进行氧化分解处理,去除挥发酚和氰化物,同时除臭、脱色、防腐杀菌;B.将经步骤A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气浮处理,去除水中的氨氮、悬浮物、石油类和重金属;C.利用生物流化床配备亲和性生物填料对经步骤B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降解处理;D.在沉淀池中进行膜与处理水的沉淀分离,出水中挟带有脱落的生物膜碎块而使SS 值有所增加,在自然沉淀情况下使水变得澄清透明;E.达标出水,其中NH3-N浓度小于10mg/L。
所述步骤A氧化分解处理在氧化池中进行,选用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石灰作为碱度调节剂调节pH值在9-11之间,氧化剂和废水的体积比为1:500-1:2000;所述步骤B气浮处理,氧化后的废水进入气浮池,并向水中通入空气形成微小气泡,水中细小悬浮物和吸附性有毒物质会粘附在空气泡上,随气泡仪器浮到水面上,形成浮渣去除;所述步骤C的生物流化床为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内部填充多孔生物亲和性微球生物载体,在生物流化床生物膜驯化培养过程中,投加高效复合微生物;反应器温度保持在25-35℃之间,水的pH值在6.5-9.0之间,总停留时间为18h-28 h,溶解氧调节在3.0-6.0mg/L之间。
所述步骤C生物流化床进水氨氮浓度大于600mg/L,COD大于2000mg/L时,出水回流到生物流化床,与进水混合进入流化床反应器。
所述高效复合微生物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和Biosystem B系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预处理的高氨氮难降解有机废水,可去除废水中碳和氮等污染,同时还可脱色、除臭,脱氮效率高,无需外加有机碳源。结合生物流化床,使脱氮效率更高,有效的将有机物和高氨氮去除,还可以达到70%以上的总氮去除率,无需深度处理,是处理石油化工、焦化废水等高氨氮浓度,水质波动大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强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水力模拟气含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为:首先采用氧化池去除大部分毒性有机物挥发酚和氰化物等,同时脱色和除臭,难降解有机物得到分解;气浮池除去大部分乳化油、微细悬浮物和重金属等;生物流化床应用生物亲和性填料对废水进行深度降解处理,去除氨氮、氮氧化物和剩余的有机物,使出水氨氮、苯系物等达标排放。
如图1所示,本发明高氨氮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联合强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环境保护监测站,未经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环境保护监测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2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