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盘式膏糊状物料薄膜连续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2697.8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赜;邹欣洺;周立杰;宋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环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糊状 物料 薄膜 连续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盘式薄膜连续干燥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污水处理厂膏糊状物料产量急剧增加,近年年排量达到2000万吨。膏糊状物料中含水率非常高,同时含有大量有机物、细菌、病毒及锌、铜、铅和镉等重金属化合物,因此必须对膏糊状物料进行妥善处理。
高含水率使得膏糊状物料的体积非常大,这就为处理、运输及利用带来很多不便,因此首先要对膏糊状物料进行脱水干化处理。常见的干燥方法包括对流(直接干燥)、传导(间接干燥)和辐射(红外干燥),或者这些技术的整合。目前最常见的干化设备存在以下问题:(一)由于膏糊状物料的黏度大,干化设备中呈胶体团状,难以粉碎;(二)团状膏糊状物料干燥过程中先外表干燥,形成干化外壳,影响膏糊状物料内部的干化;(三)由于膏糊状物料导热系数小,水汽化潜热大,且破碎困难,整个干燥过程中耗能非常大,直接提高了干化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膏糊状物料薄膜连续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膏糊状物料薄膜连续干燥机包括:干燥盘,干燥盘下设有导热油腔,导热油腔一端设有进油管,另一端设有出油孔,导热油腔底部设有加热片。
所述干燥盘为圆形,所述干燥盘中心设有主轴系统,主轴系统按旋转方向设置压辊。
所述主轴系统的主轴为中空,进料管与主轴顶部连通,布料管一端与主轴侧面的开口连通,另一端设置于距干燥盘表面0.1至10mm。
所述主轴系统按旋转方向设置刮泥板。
所述主轴系统通过驱动系统驱动。
所述干燥盘与水平面呈12-18°夹角。
干燥盘与水平面呈15°夹角。
所述进油管伸出导热油空腔,进油管管口高于干燥盘;所述加热片为云母包裹加热片。
所述压辊上设有加压杆。
所述刮泥板与加压杆呈30-90度夹角,布料管设置于刮泥板与压辊中间,压辊和刮泥板喷涂不粘涂层;干燥盘上喷涂不粘涂层。
使用本发明有益效果显著:根据调整主轴转速、压辊施力大小,可以调整薄膜厚度、干化时间,达到干燥均匀、效果理想的目的;布料、压膜、干泥刮除装置设置在同一主轴系统上,工作连续完成,可以周期性连续工作;膏糊状物料料层薄,主轴转速低,需要的功率小,电耗少;以传导热进行干燥,热效率高,能耗低;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设备通过支架倾斜安装,方便干燥后膏糊状物料的卸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圆盘式膏糊状物料薄膜连续干燥机整体结构图。
图2为圆盘式膏糊状物料薄膜连续干燥机A-A刨面图。
图3为圆盘式膏糊状物料薄膜连续干燥机干燥主体结构图。
图4为圆盘式膏糊状物料薄膜连续干燥机压辊图。
图中,1-外罩,2-主轴系统,3-干燥圆盘,4-驱动系统,5-支架,21-进料管,22-旋转接头,23-布料管,24-压辊,241-加压杆,25-刮泥板,31-进油管,32-导热油空腔,33-加热片,34-出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备组成为:其主体构成有外罩1、主轴系统2、干燥圆盘3、驱动系统4、支架5。其中,主轴系统包括进料管21、布料管23、压辊24及刮泥板25;干燥圆盘3为空腔结构,其内充满导热油;驱动装置通过链轮、链条驱动主轴系统转动;设备通过支架5倾斜安装,便于干燥后膏糊状物料的卸料。
本发明的圆盘式膏糊状物料薄膜连续干燥机进一步特征:外罩1上部设有废弃收集孔,利用风机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水蒸气及时收集并处理。
本发明的圆盘式膏糊状物料薄膜连续干燥机进一步特征:干燥圆盘3为空腔结构,盘面上喷涂不粘涂层,防止膏糊状物料沾黏;导热油腔32内充满导热油,导热油腔32底部装电加热片33,云母片包裹,以此加热导热油。导热油腔32左侧设有进油管31,进油管31伸出一定长度,提供导热油加热膨胀后的缓冲空间,既保证了导热油布满整个空腔,又防止其外溢;干燥圆盘3下方设出油孔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环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环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26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近视等眼病综合仿生训练系统
- 下一篇:投射型显示装置、显示系统及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