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域电网内变电站直流偏磁治理效果的评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2815.5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苏磊;傅晨钊;姜益民;刘闯;周行星;赵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域 电网 变电站 直流 治理 效果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偏磁治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区域电网内变电站直流偏磁治理效果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战略的实施,华东地区逐渐成为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电力需求也日益增加。在此形势下,多回超高压、特高压直流线路汇集长三角地区。在系统调试、检修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高压直流输电会采用单极大地回路的运行方式。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时地中电流场对电流流经范围环境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巨大的直流电流经直流接地极流入大地,并在较大范围内造成地电位的明显变化。这种地电位的变化,对于同一地区的交流系统可能产生影响。
国内外的一些电力企业采取了直流抑制装置对地中直流进行抑制,虽然解决了个别设备的问题,但是会造成电网中其他变电站设备直流电流的变化,而无法根治直流单极大地运行给交流电网带来的多方面影响。所以,应当从系统的角度上来考虑控制地中电流的分布及其影响的问题。为了能给系统治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需要综合评估区域电网多个变电站直流偏磁抑制效果,以达到统筹兼顾、动态平衡、综合治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靠性高、计算简单的区域电网内变电站直流偏磁治理效果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区域电网内变电站直流偏磁治理效果的评价方法,所述的区域电网内包括多个变电站,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待评估的直流偏磁治理方案信息;
2)获取区域电网内变电站、主变绕组和输电线路网络的位置信息和直流电阻参数,计算各直流偏磁治理方案下区域电网内各变电站主变的每相绕组中最大直流偏磁电流Ii,i表示第i个变电站;
3)计算各直流偏磁治理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因数K:
式中,n参加评价的变电站个数,Isi为各变电站主变绕组能耐受的直流偏磁电流限值。
所述的直流偏磁治理方案包括在变电站主变中性点安装不同阻值的直流偏磁限流装置。
所述的步骤2)中,通过CDEGS软件计算各直流偏磁治理方案下区域电网内各变电站主变的每相绕组中最大直流偏磁电流。
在步骤3)中,综合评价结果因数K越小,治理效果越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根据区域电网内各相互影响的变电站的直流偏磁影响情况的计算结果,评价不同直流偏磁治理方案的治理效果,评价结果可靠性高,且评价方法实施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区域电网内变电站直流偏磁治理效果的评价方法,所述的区域电网内包括多个变电站,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获取待评估的直流偏磁治理方案信息,包括在变电站主变中性点安装不同阻值的直流偏磁限流装置。
在步骤S102中,获取区域内变电站、主变绕组和输电线路网络的位置信息和直流电阻参数,利用CDEGS软件对其进行建模,仿真计算各直流偏磁治理方案下区域电网内各变电站主变的每相绕组中最大直流偏磁电流Ii,i表示第i个变电站。治理后各变电站直流偏磁影响计算部分可采用电力系统所有电压等级的接地主变直流偏磁影响评估,也可采用其他软件进行计算。
在步骤S103中,计算各直流偏磁治理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因数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2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