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切割穿孔两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2984.9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9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中原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H7/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穿孔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切割穿孔装置。
背景技术
切割机基本物理原理是自由正离子和电子在场中积累,很快形成一个被电离的导电通道。在这个阶段,两板间形成电流。导致粒子间发生无数次碰撞,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并很快升高到8000到12000度的高温,在两导体表面瞬间熔化一些材料,同时,由于电极和电介液的汽化,形成一个气泡,并且它的压力规则上升直到非常高。然后电流中断,温度突然降低,引起气泡内向爆炸,产生的动力把溶化的物质抛出弹坑,然后被腐蚀的材料在电介液中重新凝结成小的球体,并被电介液排走。然后通过NC控制的监测和管控,伺服机构执行,使这种放电现象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状精度的产品。
切割机电极丝以铜线作为工具电极,一般以低于0.2m/s的速度作单向运动,在铜线与铜、钢或超硬合金等被加工物材料之间施加60~300V的脉冲电压,并保持5~50um间隙,间隙中充满脱离子水(接近蒸馏水)等绝缘介质,使电极与被加工物之间发生火花放电,并彼此被消耗、腐蚀,在工件表面上电蚀出无数的小坑,通过NC控制的监测和管控,伺服机构执行,使这种放电现象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状精度的产品。目前精度可达0.001mm级,表面质量也接近磨削水平。
传统的作业过程中线切割与穿孔是两个分别的工序,两个工序不能同时进行,一般都需要先穿孔后切割或者先切割后穿孔,作业人员至少需要两名以上,生产的企业也需要分别购买两台设备,各个作业人员之间的配合衔接直接影响生产的进度,且长时间操作劳动强度大,对人体有较大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线切割穿孔两用机,两个作业工序可同一台机床上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线切割穿孔两用机,包括机座、拖板、运丝筒底座、运丝筒、上悬臂、下悬臂、立柱、线切割装置与穿孔装置,所述机座呈长方体结构,机座的顶面固定有运丝筒底座、立柱与拖板;所述拖板包括纵向拖板与横向拖板,纵向拖板固定于机座的顶面,横向拖板固定于纵向拖板上;所述运丝筒底座上固定有运丝筒;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有下悬臂,立柱的上端固定有上悬臂;所述上悬臂的一端固定于立柱,另一端固定有穿孔装置,上悬臂的侧面固定有线切割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托板的侧面固定有纵向手轮。
进一步地,所述恒向托板的侧面固定有横向手轮。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顶端固定有上悬臂升降手轮。
进一步地,所述运丝筒底座顶面有凹陷的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运丝筒固定于运丝筒底座顶面有凹陷的轨道。
本发明一种线切割穿孔两用机,采用自动机械结构,两个作业工序可同一台机床上进行,相比人工操作极大地提高了作业的效率,可以线切割与穿孔,两种工作同一台机床完成进行,工作平稳、均匀、抖动小、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减少人设备人力成本的支出,设备结构简单,采购成本较低,易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线切割穿孔两用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中原机床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中原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2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火门生产用90°转向设备
- 下一篇:无封头筒体变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