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染用同浴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3877.8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1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何鹰;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瑞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6/00 | 分类号: | D06M16/00;D06M15/53;D06M15/356;D06M13/17;C12N9/42;C12N9/30;D06P1/00;C12R1/69;C12R1/685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染 浴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用同浴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纺织品印染传统工艺中,前处理和染色分两步进行,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前处理后的污水,除氧后的污水干扰了染色的顺利进行,故需要排放。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给污水处理加大负担,并污染了环境。产生了大量的蒸汽,时间及其人工成本。因此寻求一种能令染色和前处理同时进行的产品,节约时间,保护环境。如在先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用于除氧抛光染色一浴法的酶制剂及其应用》申请号201210064266.3和《一种纺织和针织面料前处理工艺“煮漂一浴”精炼专用复合酶》申请号200610026534.7,在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了一些节能减排的方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前处理和除氧后的污水至少必须排放一项,即产生了大量污水,之后的进水升温附带的又浪费了蒸汽,电,时间和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纺织品印染工艺中产生大量污水,前处理和染色节水省电不彻底,并且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印染用同浴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印染用同浴酶剂的组分含有:非离子渗透剂0.06%-3%,非离子螯合分散剂1%-10%,α-淀粉酶5%-10%,纤维素酶0.3%-1%,余量补足100%的水;所述的百分比为各组分占组分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中,所述的α-淀粉酶为本领域常规所说,是一种内切葡萄糖苷酶,属于淀粉酶的一种,市售可得。
本发明中,所述的纤维素酶为本领域常规所说,其为(1,4内切葡聚糖酶(EG)β-1,4-外切葡聚糖酶(CHB)和β-葡萄糖苷酶(BG)组成,即C1酶、Cx酶和β葡糖苷酶组成的复合酶,市售可得。
本发明中,所述的非离子渗透剂为本领域常规的非离子渗透剂。较佳的,所述的非离子渗透剂为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1),烷基酚聚氧乙烯(7)醚(TX-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8-10O(CH2CH2O)4-8H(JFC)和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佳的,所述的非离子渗透剂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中,所述的非离子螯合分散剂为本领域常规的非离子螯合分散剂。较佳的,所述的非离子螯合分散剂为C12~18O(CH2CH2O)15~20H(平平加O)和/或聚维酮K3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前述印染用同浴酶剂的方法,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制备印染用同浴酶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米曲霉菌(Aspergillus oryzae)以0.1~2.1%的量和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以0.01~0.11%的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将得到的发酵液离心分离除菌体,取上清液,即得产品;其中,所述的发酵的过程中添加非离子渗透剂0.05~3%和非离子螯合分散剂1~10%;所述的百分比为各组分在发酵液总质量中占的质量百分比。
其中,所述的米曲霉菌(Aspergillus oryzae)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米曲霉菌菌种,一般有效活菌数约150亿/g;较佳的,所述的米曲霉菌(Aspergillus oryzae)为山东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米曲霉菌(Aspergillus oryzae)孢子粉。
其中,所述的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为本领域常规的黑曲霉菌菌种,酶活约100000u/g;较佳的,所述的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为沂源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黑曲酶菌粉。
其中,所述的非离子渗透剂和非离子螯合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均为如前所述。
其中,所述的发酵的条件为本领域常规条件;所述的发酵的条件较佳的为温度10-35℃、pH值在5~7、发酵的时间为48~72h;更佳的,所述的pH值为6。
其中,较佳的,所述的非离子渗透剂控制在5-10min内添加完毕。
其中,较佳的,在所述的发酵的过程中以每6-8h分批等量加入非离子螯合分散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瑞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瑞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3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麂皮绒烫金合成革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玻璃纤维织物的封边粘合剂